浅谈油气地质科研人员应具备的基本素质

被引:8
作者
宋国奇
机构
[1] 中国石化股份胜利油田分公司
关键词
油气地质; 思维方式; 方法论; 表述技巧; 科研人员; 职业素养;
D O I
10.13673/j.cnki.cn37-1359/te.2011.04.001
中图分类号
G316 [科学工作者]; P618.13 [石油、天然气];
学科分类号
1201 ; 1204 ; 0709 ; 081803 ;
摘要
油气勘探要发展,人才是关键。随着济阳坳陷勘探程度的不断加大,勘探对象越来越复杂,这就要求在创新油气地质理论和勘探技术的同时,还应不断提升广大地质科研人员的综合素质。从科学的方法论、哲学的思维方式、石油地质研究的表述技巧及科研人员的职业素养等4个方面论述了油气地质科研人员应具备的基本素质。
引用
收藏
页码:1 / 5+111 +111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9 条
[1]  
济阳坳陷油气勘探.[M].帅德福等编著;.石油工业出版社.2004,
[2]  
油藏描述技术.[M].王捷主编;.石油工业出版社.1996,
[3]  
爱因斯坦文集.[M].[德]爱因斯坦 著;许良英;范岱年 编译.商务印书馆.1976,
[4]  
物理学的进化.[M].[美]A·爱因斯坦(A·Einstein);[美]L·英费尔德(L·Infeld) 著;周肇威 译.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62,
[5]   哲学与油气勘探——济阳坳陷现阶段地质研究的思维方法探讨 [J].
宋国奇 .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2010, 17 (01) :1-5+111
[6]   学习科学发展观 探究科学方法论(之一) [J].
傅诚德 .
石油科技论坛, 2009, 28 (04) :28-36
[7]   陆相断陷盆地断-拗转换体系与地层超覆油藏“T-S”控藏模式——以济阳坳陷第三系为例 [J].
宋国奇 .
地质学报, 2007, (09) :1208-1214
[8]   断陷盆地隐蔽油气藏形成机制——以渤海湾盆地济阳坳陷为例 [J].
李丕龙 ;
张善文 ;
宋国奇 ;
肖焕钦 ;
王永诗 ;
不详 .
石油实验地质 , 2004, (01) :3-10
[9]   网毯式油气成藏体系——以济阳坳陷新近系为例 [J].
张善文 ;
王永诗 ;
石砥石 ;
徐怀民 .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03, (01) :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