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旁侧关联网络研究

被引:3
作者
陈效珍 [1 ,2 ]
赵炳新 [1 ]
肖雯雯 [1 ]
机构
[1] 山东大学管理学院
[2] 不详
基金
国家软科学研究计划;
关键词
旁侧关联; 产业旁侧关联网络; 旁侧效应; 产业网络;
D O I
10.16381/j.cnki.issn1003-207x.2014.11.011
中图分类号
F121.3 [产业结构]; F224 [经济数学方法];
学科分类号
0701 ; 070104 ;
摘要
研究主导部门在经济起飞中的作用时,罗斯托(Rostow)使用旁侧效应表示主导部门的变动所引起的周围一系列变化。由于缺乏可计算的方法,对旁侧效应的研究多为定性描述。本文在产业网络的基础上,根据旁侧效应的内涵提出协同型和竞争型旁侧关联的概念,构建了两类产业旁侧关联网络模型,进一步分析了四种旁侧效应。计算实例表明,产业旁侧关联网络可以描述产业部门之间的旁侧关联,表明活动过程中行为主体之间的关联关系和区域经济的结构特征,为分析旁侧效应提供了方法,也为研究关键产业、产业集群和制定区域非均衡发展战略等问题提供了定量化的依据。
引用
收藏
页码:122 / 130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13 条
[1]   产业基础关联树的构建与分析——以山东、江苏两省为例 [J].
赵炳新 ;
陈效珍 ;
陈国庆 .
管理评论, 2013, 25 (02) :35-42
[2]   产业复杂网络及其建模——基于山东省实例的研究 [J].
赵炳新 ;
尹翀 ;
张江华 .
经济管理, 2011, 33 (07) :139-148
[3]   四川省制造产业关联网络的结构特征分析 [J].
王茂军 ;
杨雪春 .
地理学报, 2011, 66 (02) :212-222
[4]   复杂网络视角下的产业网络研究 [J].
杨晓耘 ;
王敬敬 ;
唐勃峰 .
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 26 (03) :127-131
[5]   产业网络的聚集性和相关性分析 [J].
方爱丽 ;
高齐圣 ;
张嗣瀛 .
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 2009, 29 (06) :178-183
[6]   中国产业集群结构研究 [J].
朱英明 .
系统工程学报, 2007, (03) :225-232
[7]   产业关联分析中的图论模型及应用研究 [J].
赵炳新 .
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 1996, (02) :39-42
[8]  
经济发展战略[M]. 经济科学出版社 , (美)赫希曼著, 1991
[9]  
从起飞进入持续增长的经济学[M]. 四川人民出版社 , (美)罗斯托(Rostow, 1988
[10]  
图论[M].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 [美]哈拉里(F·, 19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