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探索
学术期刊
新闻热点
数据分析
智能评审
立即登录
长江流域的岩溶塌陷
被引:23
作者
:
项式均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地矿部岩溶地质研究所
项式均
康彦仁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地矿部岩溶地质研究所
康彦仁
刘志云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地矿部岩溶地质研究所
刘志云
谢代兴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地矿部岩溶地质研究所
谢代兴
陈健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地矿部岩溶地质研究所
陈健
阎志为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地矿部岩溶地质研究所
阎志为
机构
:
[1]
地矿部岩溶地质研究所
来源
:
中国岩溶
|
1986年
/ 04期
关键词
:
岩溶塌陷;
地段;
岩溶地区;
地表塌陷;
岩溶发育程度;
碳酸盐岩地层;
盖层;
地层;
长江流域;
D O I
:
暂无
中图分类号
:
学科分类号
:
摘要
:
<正> 长江流域岩溶分布广、类型多。其中,岩溶塌陷不同程度的发育,对国民经济建设有着重大的影响,成为岩溶地区重要的环境地质问题。据现有资料统计,长江流域内已发现岩溶塌陷共343处,它们散布于青藏高原以东,秦岭以南的广大岩溶地区,以川、黔、湘、鄂、赣等省最为发育。其类型及发育特征概括列于表1。
引用
收藏
页码:23 / 40
页数:18
相关论文
未找到相关数据
未找到相关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