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能源效率偏低的解释:技术无效抑或配置无效

被引:15
作者
盛鹏飞
机构
[1] 河南大学经济学院
关键词
影子价格; 能源效率; 配置无效; 技术无效; 非效率分解;
D O I
10.13269/j.cnki.ier.2015.01.002
中图分类号
F426.2 []; F224 [经济数学方法];
学科分类号
0701 ; 070104 ;
摘要
大量研究表明中国的能源利用效率处于较低的水平,然而对能源利用低效的解释却存在较大争议。因此本文通过构建要素影子价格将价格信息引入到全要素能源非效率的分解框架,并利用面板Tobit模型来进一步探析中国能源利用效率偏低的原因,研究发现:中国全要素能源非效率从1998年到2010年有一定程度的改善,但是这种改善主要来源于配置无效的降低,而技术无效则呈现出逐年增加的趋势;环境管制的加强、市场化进程和经济水平的提高对能源效率有明显的改善,而经济结构重型化、能源资源禀赋和工业产业占比增加等对能源效率有明显负效应。
引用
收藏
页码:9 / 20+60 +60
页数:13
相关论文
共 35 条
[31]   能源效率及其影响因素:基于DEA的实证分析 [J].
魏楚 ;
沈满洪 .
管理世界, 2007, (08) :66-76
[32]   中国的能源效率及国际比较 [J].
王庆一 .
节能与环保, 2005, (06) :10-13
[33]   中国省际物质资本存量估算:1952—2000 [J].
张军 ;
吴桂英 ;
张吉鹏 .
经济研究, 2004, (10) :35-44
[34]   中国的健康人力资本与收入增长 [J].
刘国恩 ;
William H.Dow ;
傅正泓 ;
John Akin .
经济学(季刊), 2004, (04) :101-118
[35]   提高能源效率与经济结构调整的策略分析 [J].
蒋金荷 .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2004, (10) :16-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