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反硝化酶活性测定方法及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15
作者
和文祥
魏燕燕
蔡少华
机构
[1]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关键词
土壤反硝化酶; 测定方法; 有机肥; 甲苯;
D O I
10.13207/j.cnki.jnwafu.2006.01.026
中图分类号
S154.2 [土壤生物化学];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借助土壤酶学的基本原理,初步建立了一种底物(KNO3)最佳浓度为10 g/L,土样不需二次离心的土壤反硝化酶活性测定方法——硝态氮剩余量法,并对其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该测定方法简便、快速、灵敏;有机肥的加入可显著提高土壤反硝化酶的活性,有机肥和化肥的共施是最佳的培肥措施;种植作物也可提高土壤反硝化酶活性;甲苯对土壤反硝化酶活性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且土壤肥力水平越高,抑制幅度越大。
引用
收藏
页码:121 / 124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7 条
[1]   发展与创新现代土壤科学 [J].
赵其国 .
土壤学报, 2003, (03) :321-327
[2]   尿素和KNO对水稻土无机氮转化过程和产物的影响Ⅱ.NO生成过程 [J].
蔡祖聪 .
土壤学报, 2003, (03) :414-419
[3]   土壤中的氮素与环境 [J].
刘小兰 ;
李世清 .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1998, (04) :39-46
[4]   土壤硝化─反硝化作用研究进展 [J].
李振高 ;
俞慎 .
土壤, 1997, (06) :281-286
[5]  
水和废水监测分析方法[M]. 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 , 国家环境保护总局,水和废水监测分析方法编委会编, 2002
[6]  
土壤农化分析[M]. 中国农业出版社 , 鲍士旦主编, 2000
[7]  
土壤酶学[M]. 科学出版社 , 周礼恺 编著, 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