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探索
学术期刊
新闻热点
数据分析
智能评审
立即登录
我国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发展特征及动力机制
被引:66
作者
:
张晓平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科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北京,河南大学环境与规划学院,开封
张晓平
机构
:
[1]
中科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北京,河南大学环境与规划学院,开封
来源
:
地理研究
|
2002年
/ 05期
关键词
:
开发区;
经济技术开发区;
动力机制;
D O I
:
暂无
中图分类号
:
F127 [地方经济];
学科分类号
:
0202 ;
020202 ;
摘要
:
自 198 4年国务院首批设立开发区以来 ,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经历了沿海布点、东南铺开和向全国推进三个阶段。开发区是 18年来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空间载体。部分开发区在吸引外资、扩大出口、发展新兴产业、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等多方面起到了窗口、辐射、示范和带动作用 ,已经成为当地经济新的增长点。开发区成长和发展的动力主要是政策作用力、市场作用力和社会文化作用力 ,从长远来看 ,学习和创新能力是开发区发展的重要提升力。对开发区发展的认识不能仅停留在政策作用层面上 ,而应着眼于构建区域发展的内动力
引用
收藏
页码:656 / 666
页数:11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1]
北京高科技产业价值链区域分工研究
[J].
李国平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系,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系北京,北京
李国平
;
卢明华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系,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系北京,北京
卢明华
.
地理研究,
2002,
(02)
:228
-238
[2]
1990年代中国城市空间结构的变化及其动力机制
[J].
张庭伟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美国伊利诺夫大学
张庭伟
.
城市规划,
2001,
(07)
:7
-14
[3]
试论区域经济空间相互作用的微观机制
[J].
谭传凤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华中师范大学地理系!武汉,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成都
谭传凤
;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李祥妹
.
地理研究,
2001,
(03)
:315
-321
[4]
上海高新技术开发区建设和发展研究
[J].
刘卫东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浙江大学东南土地管理学院!中国浙江杭州
刘卫东
.
经济地理,
2001,
(02)
:159
-164
[5]
开发区土地利用的可持续性评价——以江苏昆山经济技术开发区为例
[J].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龙花楼
;
蔡运龙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北京,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系!北京,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系!北京
蔡运龙
;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万军
.
地理学报,
2000,
(06)
:719
-728
[6]
经济活动全球化对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
[J].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李小建
;
张晓平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河南大学环境与规划学院!开封,河南大学环境与规划学院!开封,河南大学环境与规划学院!开封
张晓平
;
彭宝玉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河南大学环境与规划学院!开封,河南大学环境与规划学院!开封,河南大学环境与规划学院!开封
彭宝玉
.
地理研究,
2000,
(03)
:225
-233
[7]
中国高技术开发区的类型与建设布局研究
[J].
陈汉欣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深圳科技工业园
陈汉欣
.
经济地理,
1999,
(01)
:7
-11
[8]
中国高新技术区的综合评价
[J].
张伟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地理研究所
张伟
;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顾朝林
;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陈田
;
邱友良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地理研究所
邱友良
.
地理研究,
1998,
(03)
:10
-18
[9]
中国高技术产业与园区[M]. 中信出版社 , 顾朝林主编, 1998
[10]
新的产业空间[M]. 北京大学出版社 , 魏心镇等编著, 1993
←
1
→
共 10 条
[1]
北京高科技产业价值链区域分工研究
[J].
李国平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系,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系北京,北京
李国平
;
卢明华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系,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系北京,北京
卢明华
.
地理研究,
2002,
(02)
:228
-238
[2]
1990年代中国城市空间结构的变化及其动力机制
[J].
张庭伟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美国伊利诺夫大学
张庭伟
.
城市规划,
2001,
(07)
:7
-14
[3]
试论区域经济空间相互作用的微观机制
[J].
谭传凤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华中师范大学地理系!武汉,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成都
谭传凤
;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李祥妹
.
地理研究,
2001,
(03)
:315
-321
[4]
上海高新技术开发区建设和发展研究
[J].
刘卫东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浙江大学东南土地管理学院!中国浙江杭州
刘卫东
.
经济地理,
2001,
(02)
:159
-164
[5]
开发区土地利用的可持续性评价——以江苏昆山经济技术开发区为例
[J].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龙花楼
;
蔡运龙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北京,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系!北京,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系!北京
蔡运龙
;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万军
.
地理学报,
2000,
(06)
:719
-728
[6]
经济活动全球化对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
[J].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李小建
;
张晓平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河南大学环境与规划学院!开封,河南大学环境与规划学院!开封,河南大学环境与规划学院!开封
张晓平
;
彭宝玉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河南大学环境与规划学院!开封,河南大学环境与规划学院!开封,河南大学环境与规划学院!开封
彭宝玉
.
地理研究,
2000,
(03)
:225
-233
[7]
中国高技术开发区的类型与建设布局研究
[J].
陈汉欣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深圳科技工业园
陈汉欣
.
经济地理,
1999,
(01)
:7
-11
[8]
中国高新技术区的综合评价
[J].
张伟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地理研究所
张伟
;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顾朝林
;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陈田
;
邱友良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地理研究所
邱友良
.
地理研究,
1998,
(03)
:10
-18
[9]
中国高技术产业与园区[M]. 中信出版社 , 顾朝林主编, 1998
[10]
新的产业空间[M]. 北京大学出版社 , 魏心镇等编著, 1993
←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