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面源污染物排放量监测技术方法研究

被引:8
作者
王军霞 [1 ]
唐桂刚 [1 ]
罗彬 [2 ]
李纳 [2 ]
景立新 [1 ]
傅德黔 [1 ]
机构
[1] 中国环境监测总站
[2] 四川省环境监测中心站
关键词
城市面源; 排放量监测; 城市下垫面;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X830 [一般性问题];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我国城镇化水平快速发展,基础化设施建设不完善,城市面源压力较大,但我国城市面源研究和管理均较滞后。城市面源污染呈现初始冲刷效应,并且不同城市下垫面和不同功能区的污染特性有比较明显的差异。基于对城市面源污染特征的研究,按照城市面源的形成与转移过程,针对城市面源不同尺度的体现,文章提出3种城市面源污染物排放量监测方法:基于城市下垫面监测、基于雨水/雨污合流排放口、基于地表径流监测的排放量监测。这3种方法之间存在逻辑校验关系,又存在各自的适用条件,在有条件的地区运用不同方法进行监测,并根据实测结果优化布点、频次等监测方案,从而形成较为规范的城市面源监测方法,具有现实意义。
引用
收藏
页码:54 / 58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25 条
  • [1] 基于源区监测的城市地表径流污染空间分异性研究[J]. 李立青,朱仁肖,郭树刚,尹澄清.环境科学. 2010(12)
  • [2] 厦门城市降雨径流氮磷非点源污染负荷分布探讨
    王吉苹
    朱木兰
    [J]. 厦门理工学院学报, 2009, 17 (02) : 57 - 61
  • [3] 我国城市面源污染特征的研究现状
    侯培强
    王效科
    郑飞翔
    周小平
    任玉芬
    佟磊
    [J]. 给水排水, 2009, 45(S1) (S1) : 188 - 193
  • [4] 合流制排水系统降雨径流污染物的特性及来源
    赵磊
    杨逢乐
    王俊松
    谢中伟
    朱永官
    [J]. 环境科学学报, 2008, (08) : 1561 - 1570
  • [5] 上海市城区非渗透性地面径流的污染特性研究
    林莉峰
    李田
    李贺
    [J]. 环境科学, 2007, (07) : 1430 - 1434
  • [6] 上海城市降雨径流污染时空分布与初始冲刷效应
    常静
    刘敏
    许世远
    侯立军
    王和意
    Ballo Siaka
    [J]. 地理研究, 2006, (06) : 994 - 1002
  • [8] 非点源污染计算与控制研究进展
    胡艳
    张红举
    [J]. 安徽农业科学, 2003, (05) : 788 - 790+824
  • [9] 国内外城市雨水水质及污染控制
    车伍
    刘燕
    李俊奇
    [J]. 给水排水, 2003, (10) : 38 - 42
  • [10] 北京城区雨水径流的污染及控制[J]. 汪慧贞,李宪法.城市环境与城市生态. 200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