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GIS与BP神经网络的中国耕地变化与模拟研究

被引:14
作者
曹银贵
姚林君
陶金
华蓉
机构
[1] 中国地质大学土地科学技术学院
关键词
耕地; 模拟; 地理信息系统; BP神经网络;
D O I
10.13826/j.cnki.cn65-1103/x.2008.05.022
中图分类号
F301.21 [耕地管理与保护];
学科分类号
083306 ; 0903 ;
摘要
基于全国1996-2005年期间耕地面积与相关的社会经济数据为基础资料,分析研究期间耕地变化的过程,探讨耕地与社会经济因子之间的关系,模拟预测未来的耕地面积。研究结果表明在研究期内,耕地面积持续减少,尤其是以生态退耕为主;通过耕地动态度与耕地相对变化率的空间化,发现耕地数量变化与程度变化存在空间差异;通过相关性分析获得耕地变化的社会经济驱动因子,采用三层BP神经网络建立了耕地面积与相关社会经济因子的模型,模拟平均误差小;预测2010年、2015年耕地面积分别为11 195.82×10~4hm2、9 889.30×10~4 hm2,根据耕地的预测结果,可以判断现有的发展模式是否利于确保耕地红线,对促进我国社会经济发展有重要作用。
引用
收藏
页码:765 / 771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3 条
[1]   基于RS和GIS的土地利用格局模拟与分析——以河北省沽源县丰元店乡为例 [J].
张永民 .
干旱区地理, 2007, (06) :981-987
[2]   三峡库区耕地变化研究 [J].
曹银贵 ;
王静 ;
程烨 ;
付梅臣 ;
饶彩霞 ;
许宁 .
地理科学进展, 2006, (06) :117-125
[3]   黄土高原耕地变化趋势及驱动力研究——以甘肃陇东地区为例 [J].
张希彪 ;
周天林 ;
上官周平 ;
杨建霞 .
干旱区地理, 2006, (05) :731-735
[4]   中国耕地面积变化信息系统设计 [J].
姚云军 ;
郧文聚 ;
赵烨 ;
柳锦宝 ;
王志刚 .
干旱区地理, 2005, (05) :697-700
[5]   中国耕地资源损失驱动力分析 [J].
严岩 ;
赵景柱 ;
王延春 ;
罗祺姗 .
生态学杂志, 2005, (07) :817-822
[6]   耕地资源动态变化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J].
徐宪立 ;
蔡玉梅 ;
张科利 ;
郑伟元 .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05, (03) :75-79
[7]   我国耕地总量的动力预测及其建议 [J].
孙娴 ;
林振山 ;
孙燕 .
自然资源学报, 2005, (02) :200-205
[8]   湖北省土地利用变化及其驱动力分析 [J].
袁俊 .
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 2003, (04) :33-35
[9]   20世纪90年代中国土地利用变化时空特征及其成因分析 [J].
刘纪远 ;
张增祥 ;
庄大方 ;
王一谋 ;
周万村 ;
张树文 ;
李仁东 ;
江南 ;
吴世新 .
地理研究, 2003, (01) :1-12
[10]   近10年中国耕地资源时空变化特征 [J].
田光进 ;
庄大方 ;
刘明亮 .
地球科学进展, 2003, (01) :30-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