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一流大学:构成的还是生成的?——基于系统科学的分析

被引:14
作者
林杰
机构
[1] 大连理工大学高等教育研究院
关键词
大学排行榜; 构成论; 生成论; 世界一流大学;
D O I
10.13397/j.cnki.fef.2016.02.005
中图分类号
G649.2 [中国];
学科分类号
040106 ;
摘要
大学排行热又一次引发了各界对什么是世界一流大学,怎样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等基本问题的热烈讨论。构成论与生成论思维范式,为解读这些基本问题提供了可能的理论参照。关于世界一流大学的已有理论研究与建设实践,基本上都自觉或不自觉地陷入构成论思维窠臼。世界一流大学不是构成的,而是生成的。中国的世界一流大学必须扎根于中国大地,是符合中国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是具有中国特色的。因而,建设中国的世界一流大学,需要有一个崭新的思维方式。从构成论世界一流大学转向生成论世界一流大学,是一个艰难而必要的过程。
引用
收藏
页码:30 / 36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21 条
[1]  
原子论的历史和现状.[M].关洪; 编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2]  
新思维范式.[M].陈颖健;张惠群著;.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3,
[3]  
大学的使命.[M].(西)奥尔特加·加塞特(OrtegaY.Gasset)著;徐小洲;陈军译;.浙江教育出版社.2001,
[4]  
生成哲学.[M].金吾伦著;.河北大学出版社.2000,
[5]  
科技发达时代的大学教育.[M].[英]阿什比(E·Ashby) 著;滕大春;滕大生 译.人民教育出版社.1983,
[6]   从构成论到生成论——系统思想的历史转变 [J].
鲁品越 .
中国人民大学学报, 2015, (05) :122-130
[7]   大学排名与中国的世界一流大学建设 [J].
别敦荣 .
苏州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15, 3 (01) :54-64
[8]   我国世界一流大学建设的“运动思维” [J].
徐吉洪 .
现代教育管理, 2015, (01) :63-67
[9]   中国创建世界一流大学的文化困境及其出路 [J].
徐吉洪 .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12, 14 (11) :46-51
[10]   香港科技大学的发展与启示 [J].
余海波 .
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 2010, (11) :43-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