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月东亚大陆低空高低压的天气气候学分析

被引:1
作者
许宝玉
罗四维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兰州高原大气物理研究所
[2] 中国科学院兰州高原大气物理研究所 甘肃省 兰州市
[3] 甘肃省
关键词
东亚大陆; 低空高低压分布; 天气气候学分析;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本文利用1976—1985年对1,4,7和10月亚洲地区地面图、850 hPa及700 hPa3层图上的各类高、低压中心的分布特点,作了天气气候学分析。主要结果:(1)1月除青藏高原外,在山脉的迎风面产生高压,背风面产生低压并与一般规律一致。(2)在青藏高原附近有5个低压高频中心,其主要特点是由地面到700 hPa频率增大很快,其西边的对应高空切断冷涡经常出现,其余4个多为局地生成的弱低压,东移很快消失;其中以四川的西南涡最为典型,在地面图上很少,但到700 hPa每天出现一次,其频率中心一年四季都很大,春秋季更大,夏季略小但涡较强。(3)1月地面冷高压以蒙古西部山区的最强,出现频率最大,但在850 hPa其频率及强度都减弱很快,而以高原东北角陕甘宁地区的小高压最强,出现频率也最大。这些地区海拔高度接近850 hPa等压面,其分析结果应能比较真实地代表地面情况,而海平面图距地面较远,向下订正时会带来误差,即海平面的蒙古高压的强度及频率有可能不够真实。而兰州附近可能存在某种增压的机理。
引用
收藏
页码:56 / 66
页数:11
相关论文
共 4 条
[1]   青藏高原地形对东南亚10月平均环流影响的数值模拟 [J].
罗四维 ;
李维京 ;
姜世中 .
高原气象, 1987, (04) :289-296
[2]   青藏高原及其附近冬夏平均流场的结构 [J].
罗四维 ;
陈有虞 ;
孙秀霞 .
高原气象, 1982, (04) :60-73
[3]   冬季我国高原东侧切变线形成的分析 [J].
罗四维 .
气象学报, 1963, (03) :305-319
[4]   西藏高原及其附近的流场结构和对流层大气的热量平衡 [J].
叶笃正 ;
罗四维 ;
朱抱真 .
气象学报, 1957, (02) :108-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