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引力模型的中原城市群经济联系强度分析

被引:19
作者
申怀飞
侯刚
田金磊
机构
[1] 许昌学院城市与环境学院
关键词
引力模型; 经济联系强度; 中原城市群;
D O I
10.14088/j.cnki.issn0439-8114.2014.04.055
中图分类号
F299.2 [中国];
学科分类号
1204 ;
摘要
借助描述区域间相互作用强度的引力模型,测算了中原城市群各城市间相互联系的强度,并对其经济联系强度的特征进行分析。研究表明:①以郑州为中心,以洛阳、开封、新乡和许昌为次中心辐射整个中原经济区乃至中国中西部地区的多级城市体系的城市群结构已经形成。②中原城市群表现出"十字外接圆"构造,以洛阳—郑州—开封为横轴、以新乡—郑州—许昌—漯河为纵轴组成的"十"字形区域为中原城市群的核心发展区。
引用
收藏
页码:989 / 992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9 条
[1]   基于引力模型的安徽城市空间格局研究 [J].
朱道才 ;
陆林 ;
晋秀龙 ;
蔡善柱 .
地理科学, 2011, 31 (05) :551-556
[2]   基于引力模型的关中城市间联系测度分析 [J].
郑良海 ;
邓晓兰 ;
侯英 .
人文地理, 2011, 26 (02) :80-84+107
[3]   基于引力模型的江苏区域经济联系强度与方向 [J].
孟德友 ;
陆玉麒 .
地理科学进展, 2009, 28 (05) :697-704
[4]   基于重力模型的中国城市体系空间联系与层域划分 [J].
顾朝林 ;
庞海峰 .
地理研究, 2008, (01) :1-12
[5]   安徽省沿江城市空间经济联系强度初探 [J].
曹言红 ;
郁玉兵 .
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 2007, (04) :4-6
[6]   河南省城市的经济联系方向与强度——兼论中原城市群的形成与对外联系 [J].
苗长虹 ;
王海江 .
地理研究, 2006, (02) :222-232
[7]   山东半岛城市群主要经济联系方向研究 [J].
郑国 ;
赵群毅 .
地域研究与开发, 2004, (05) :51-54+96
[8]   基于引力模型的城市空间互相关和功率谱分析——引力模型的理论证明、函数推广及应用实例 [J].
陈彦光 ;
刘继生 .
地理研究, 2002, (06) :742-752
[9]   深圳与珠江三角洲区域经济联系的测度及分析 [J].
李国平 ;
王立明 ;
杨开忠 .
经济地理, 2001, (01) :33-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