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白鹳的繁殖生态与幼雏的饲养

被引:4
作者
李文发
赵和生
栾晓峰
机构
关键词
白鹳; 生态; 繁殖; 饲养;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学科分类号
摘要
东方白鹳(Ciconia ciconia boycina)于每年三月中、下旬迁来黑龙江省兴凯湖自然保护区繁殖。巢筑在沼泽地的柳树上部,用于柳枝搭成,巢径210厘米,巢体高63厘米,距地面高3—4米。4月1日前后交配产卵,隔日产卵1枚,每年产卵4—5枚。孵化期为32天,每天雌雄交替孵化4次。育雏期每3小时左右采食一次。据1987、1988年人工饲养的幼雏各2只观察,幼雏生长发育迅速,日采食量350克(6日令)—2000克(50日令)。3日令可击喙发声,6日令长出飞羽芽,17日令长出正羽,50日令能站立,60日令自由活动,65日令试飞,70日令自由飞翔。跗跖长、体长、翼长分别于50、60、70日令前增长显著,之后便停止增长。体重增倍的间隔日期依次是2.5、3、4、6、20天,60日令后增长缓慢以致停止增加。喙长则持续而缓慢地增长。
引用
收藏
页码:9 / 18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7 条
[1]   欧洲白鹳 [J].
李林 .
野生动物, 1988, (02) :30-32
[2]   白鹳越冬生态初探 [J].
严风涛 .
野生动物, 1987, (06) :20-21+25
[3]   世界濒危鸟类——东方白鹳 [J].
王岐山 .
野生动物, 1987, (05) :12-14+21+2
[4]   齐齐哈尔市郊区白鹳的生态习性观察 [J].
费殿金 ;
吴国庆 ;
平文祥 ;
吴长申 ;
徐铁林 .
动物学杂志, 1983, (05) :10-13
[5]  
中国鸟类系统检索.[M].郑作新编著;.科学出版社.2002,
[6]  
脊椎动物分类学.[M].郑作新 编著.农业出版社.1985,
[7]  
中国鸟类分布名录.[M].郑作新著;.科学出版社.19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