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干预对脊髓损伤患者抑郁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影响

被引:11
作者
黄宇
张继荣
郑栋华
机构
[1] 贵阳医学院附属医院康复医学科
关键词
脊髓损伤; 心理干预; 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抑郁;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651.2 [脊髓];
学科分类号
摘要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对脊髓损伤(SCI)患者抑郁及日常生活活动(ADL)能力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60例SCI患者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每组30例。2组患者均给予常规康复训练,治疗组在此基础上辅以系统心理干预。于入选时及治疗3个月进行疗效评定。患者抑郁症状评定采用贝克抑郁问卷(BDI)及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患者ADL能力及独立能力评定分别采用Barthel指数(BI)评分及功能独立性评定量表(FIM)。结果入选时2组SCI患者BDI、HAMD、BI及FIM评分均异于正常水平;分别经3个月治疗后,发现2组患者BDI及HAMD评分均较入选时下降,BI及FIM评分均较人选时增高,并且上述指标均以治疗组的改善幅度相对较显著,与治疗前及对照组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SCI患者普遍存在抑郁症状,在常规康复训练基础上辅以系统心理干预,能明显改善SCI患者抑郁病情及ADL能力。
引用
收藏
页码:539 / 541
相关论文
共 9 条
[1]   摇头刺激结合体位旋转训练对脑卒中偏瘫患者平衡功能及步行能力的影响 [J].
梁天佳 ;
龙耀斌 ;
曹锡忠 .
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 2011, (11)
[2]   认知疗法对脊髓损伤患者抑郁情绪的影响 [J].
金妹 ;
时美芳 ;
邹卫英 ;
沈雅萍 ;
朱美红 .
护理与康复, 2008, (11) :809-810
[3]   脊髓损伤神经学分类国际标准(第6版,2006) [J].
李建军 ;
周红俊 ;
孙迎春 ;
张新 ;
王方永 ;
高峰 ;
周天健 .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2007, (01) :1-6
[4]   电针刺激治疗腔隙性脑梗死后抑郁状态的疗效观察 [J].
江红 ;
温新义 ;
史庭慧 ;
张苏明 .
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 2006, (12) :807-810
[5]   心理干预对老年脑卒中后抑郁患者康复的影响 [J].
全丰芝 ;
于善良 .
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 2005, (08) :493-495
[6]   脊髓损伤患者的心理特征调查 [J].
毛方敏 .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2004, (17) :2288-2288
[7]   截瘫患者心理障碍分析及治疗 [J].
常俊玲 ;
孙波 ;
徐艳杰 .
中国临床康复, 2002, (18) :2680-2681
[8]   无症状脑梗死患者认知功能 [J].
刘新通 ;
汪萍 ;
郑芷萍 ;
刘乃河 .
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 2000, (01) :39-40
[9]  
精神科评定量表手册[M]. 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 张明园主编, 1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