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人机关系到跨人际主体间关系——人工智能的定义和策略

被引:34
作者
程广云
机构
[1] 首都师范大学哲学系
关键词
智能机; 机器人; 本质主义; 功能主义;
D O I
10.15994/j.1000-0763.2019.01.002
中图分类号
TP18 [人工智能理论];
学科分类号
081104 ; 0812 ; 0835 ; 1405 ;
摘要
为了区分作为工具的智能机和作为主体的机器人,关于人的定义必须由本质主义转向功能主义。迄今为止,人工智能经历了形式化、经验化、理性化三个发展阶段,但却仍然不是在结构上,而是在功能上模拟人类思维。只有关于人的功能主义定义才能兼容未来的新物种和新人类——"不受控"机器人。如果"不受控"机器人出现,自然人和机器人的关系将会从人机关系发展到跨人际主体间关系。这种关系既非以往人和机器的关系、人和动物的关系,亦非自然人之间的关系,自然人不应套用以往策略对待机器人。人类至上主义并非不证自明。自然人自身再进化、人机并行、人机融合是自然人避免被机器人所超越、替代、淘汰的可行方案。
引用
收藏
页码:9 / 14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7 条
[1]   人工智能对“人”的警示——从“机器人第四定律”谈起 [J].
李德顺 .
东南学术, 2018, (05) :67-74+247
[2]   理解与理论:人工智能基础问题的悲观与乐观 [J].
梅剑华 .
自然辩证法通讯, 2018, 40 (04) :1-8
[3]  
哲学走向荒野[M]. 吉林人民出版社 , (美)霍尔姆斯·罗尔斯顿Ⅲ(HolmesRolstonⅢ)著, 2000
[4]  
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M]. 机械工业出版社 , 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编, 1997
[5]  
沙乡年鉴[M]. 吉林人民出版社[美]奥尔多·利奥波德(AkdoLeopold)著, 1997
[6]  
力量转移[M]. 新华出版社 , (美)阿尔文·托夫勒(A.Toffler)著, 1996
[7]  
我,机器人[M]. 科学普及出版社[美]艾·阿西莫夫(Asimov, 19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