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椒江口潮间带沉积物中痕量金属的活性态分布特征及其生物有效性

被引:3
作者
叶思源 [1 ]
周永青 [2 ]
丁喜桂 [3 ]
机构
[1] 中国矿业大学资源开发工程系
[2] 青岛海洋地质研究所
[3] 山东科技大学
关键词
椒江口; 潮间带; 酸可挥发硫化物; 同步提取金属; 生物有效性;
D O I
10.13278/j.cnki.jjuese.2006.04.017
中图分类号
X834 [海洋监测];
学科分类号
0804 ; 082803 ;
摘要
3个未扰动柱状样分别采自浙江椒江口潮间带高、中、低潮带,用冷盐酸法测定了沉积物中酸可挥发硫化物(AVS)及同步提取金属(SEM),分析了不同潮位沉积物剖面类型及形成机理,并根据SEM-Me/AVS比值评价痕量金属(Cu、Pb、Zn、Cd、Cr、As、Hg及Ni)的活性和生物有效性。结果表明:在高潮带和低潮带形成了薄活动层剖面(<6 cm),痕量金属的活性态浓度较低,AVS浓度较高;而中潮带形成了厚活动层(约26 cm),痕量金属的活性态浓度较高。潮间带不同潮位痕量金属活性态浓度剖面类型的形成是沉积速率、有机质供源及所处潮位共同作用的结果。在河口区应该存在表层mm尺度上的高值有机碳(C有机)分布。
引用
收藏
页码:592 / 598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 条
[1]   酸可挥发硫对香港河流沉积物中重金属的毒性作用 [J].
贾振邦 ;
梁涛 ;
林健枝 ;
吕凤伟 .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998, (Z1) :247-2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