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压对天然沥青结构组成演变的影响

被引:14
作者
高志农
胡华中
机构
[1] 武汉大学化学与分子科学学院
关键词
热压演化沥青; 模拟实验; 结构组成; 高压;
D O I
10.14027/j.cnki.cjxb.2002.03.023
中图分类号
P618.13 [石油、天然气];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实验室模拟研究表明 ,高压 (80 0~ 10 0 0atm)在适中温度 (30 0~ 5 0 0℃ )下可加速碳酸盐岩中天然沥青的结构演化 ,使其结构排列形式更加紧密规整 ,从而导致沥青反射率 (Rb)值大幅提高 ,Rb 值及结构参数 (碳原子面网间距d0 0 2 、结晶核大小、芳环层数NC、芳香度fa 等 )明显超出了其所经历的真实热演化程度。然而其化学组成与分布 ,特别是生物标志化合物则保持着与真实热力作用相当的演化特征。这种特殊的地球化学性质 ,不同于热演化沥青等任何已报道成因类型的沥青 ,是所谓“热压演化沥青”所特有的 ,因而也是该类沥青的辨别标志
引用
收藏
页码:499 / 504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1]   应用沥青反射率推算油气生成与运移的地质时间 [J].
肖贤明 ;
刘德汉 ;
傅家谟 ;
刘祖发 ;
申家贵 .
科学通报, 2000, (19) :2123-2127
[2]   压力对有机质成熟和油气生成的影响 [J].
陈晓东 ;
王先彬 .
地球科学进展, 1999, (01) :33-38
[3]   高温超高压模拟实验研究——Ⅱ.高温高压下烷烃产物的演化特征 [J].
姜峰 ;
杜建国 ;
王万春 ;
曹正林 .
沉积学报, 1998, (04) :145-148
[4]   碳酸盐岩中天然沥青演化特征的再认识 [J].
高志农 ;
陈远荫 .
石油实验地质, 1998, (04) :97-102
[5]   高温超高压模拟实验研究Ⅰ.温压条件对有机质成熟作用的影响 [J].
姜峰 ;
杜建国 ;
王万春 ;
曹正林 .
沉积学报, 1998, (03) :153-155+160
[6]   高温高压实验变形煤XRD结构演化 [J].
姜波 ;
秦勇 ;
金法礼 .
煤炭学报, 1998, (02) :78-83
[7]   沥青反射率作为烃源岩成熟度指标的意义 [J].
肖贤明 ;
刘德汉 ;
傅家谟 .
沉积学报, 1991, (S1) :138-146
[8]   对孤岛及单家寺沥青中沥青质的 X-射线衍射研究 [J].
张艳芳 ;
梁文杰 ;
刘晨光 .
石油学报(石油加工), 1989, (03) :7-14
[9]   岩石中沥青反射率与镜质体反射率之间的关系 [J].
丰国秀 ;
陈盛吉 .
天然气工业, 1988, (03) :20-25+7
[10]  
碳酸盐岩有机岩石学.[M].钟宁宁;秦勇著;.科学出版社.19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