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氮互作对石羊河流域春小麦群体产量和水氮利用的影响

被引:15
作者
刘小刚
张富仓
田育丰
李志军
机构
[1]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旱区农业水土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春小麦; 水氮互作; 收获指数; 水分利用效率; 氮素累积; 小麦产量; 石羊河流域;
D O I
10.13207/j.cnki.jnwafu.2009.03.019
中图分类号
S512.120.62 [];
学科分类号
摘要
【目的】探讨西北旱区春小麦最佳的水氮耦合形式。【方法】在甘肃石羊河流域绿洲区采用田间试验,研究不同生育阶段的水量分配以及氮肥处理对春小麦群体产量和水氮利用的影响。【结果】施氮量、拔节期和抽穗期灌水对干旱区春小麦的产量影响显著;施氮量168 kg/hm2,并于拔节期灌水90 mm、抽穗期灌水70 mm,小麦可获得较高的籽粒产量。水氮对小麦地上干物质累积量的影响与对籽粒产量的影响相似,但抽穗期灌水对地上干物质累积量影响不显著。在施氮量224 kg/hm2、抽穗期和灌浆期灌水均为50 mm的条件下,小麦可获得较高的收获指数。在生产中考虑提高小麦收获指数时,首先应保证较高的籽粒产量。分蘖期和灌浆期灌水均为30 mm时,小麦的水分利用效率高达2.424 kg/m3,但产量降低约45%。施氮量对小麦地上干物质和籽粒氮素累积量影响显著;拔节期灌水90 mm、施氮量168 kg/hm2时,小麦籽粒的氮素累积量最大。【结论】石羊河流域春小麦最优灌水施氮模式为:施氮量168 kg/hm2,全生育期灌水4次,拔节期灌水90 mm,分蘖期、抽穗期、灌浆期均灌水60 mm。
引用
收藏
页码:107 / 113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6 条
  • [1] 隔沟交替灌溉对棉花生长、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的调控效应
    杜太生
    康绍忠
    王振昌
    王锋
    杨秀英
    苏兴礼
    [J]. 作物学报, 2007, (12) : 1982 - 1990
  • [2] 不同局部根区供水对棉花生长与水分利用过程的调控效应
    杜太生
    康绍忠
    张建华
    [J]. 中国农业科学, 2007, (11) : 2546 - 2555
  • [3] 华北地区小麦—玉米种植制度下硝态氮淋失量研究
    李晓欣
    胡春胜
    张玉铭
    董文旭
    欧阳志云
    [J].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2006, (06) : 7 - 10+28
  • [4] 民勤绿洲水资源利用中的问题与节水途径
    汪杰
    王耀琳
    李昌龙
    常兆丰
    [J]. 中国沙漠, 2006, (01) : 103 - 107
  • [5] 根系分区交替滴灌对棉花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杜太生
    康绍忠
    胡笑涛
    杨秀英
    [J]. 中国农业科学, 2005, (10) : 2061 - 2068
  • [6] 冬小麦水氮配合关键期和亏缺敏感期的确定
    翟丙年
    李生秀
    [J]. 中国农业科学, 2005, (06) : 1188 - 1195
  • [8] 干旱地区灌溉农田化肥施用现状与环境影响分析
    尉元明
    朱丽霞
    乔艳君
    张景平
    [J].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2003, (05) : 65 - 69
  • [9] 不同肥水组合对夏玉米水分利用效率及经济效益的影响
    东先旺
    刘树堂
    陶世荣
    [J]. 华北农学报, 2000, (01) : 81 - 85
  • [10] 水肥耦合效应研究 Ⅱ.不同N、P、水配合对旱地冬小麦产量的影响[J]. 金轲,汪德水,蔡典雄,周涌,郭世昌,黄峰,王翠玲.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199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