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介背景下的政府舆论引导——基于政府再造的视角

被引:11
作者
费爱华 [1 ,2 ]
机构
[1] 南京市社会科学院
[2] 南京大学融合应用传播实验室
关键词
政府再造; 政府舆论引导; 公众参与; 公民参与; 政府绩效; 服务型政府; 公共决策; 全能政府;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630 [国家机关工作与人事管理]; G206 [传播理论];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正>一、引言当下中国客观存在"主流媒体"和"民间"社会两个舆论场①,前一个舆论场由党报、国家电视台、国家通讯社等组成,忠实地宣传党和政府的方针政策,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后一个则是依托于口耳相传、以微博为枢纽、以网络为平台的舆论场,人们议论时事,针砭社会,品评政府的公共管理等。目前在"民间社会"舆论场上,对政府部门批评性的负面舆论占主导。腐败、"GDP崇拜"、高铁、"听证会"、"红十字会"、
引用
收藏
页码:62 / 65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22 条
[1]   乡村传播的社会治理功能探析 [J].
费爱华 .
学海, 2011, (05) :97-102
[3]   舆论失控:苏联解体的催化剂 [J].
赵强 .
求是, 2010, (21) :57-58
[4]   控制、引导还是对话——政府网络舆论管理理念的新思考 [J].
谢金林 .
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 2010, (09) :4-10
[5]   政府自利性与合法性危机——一种基于公共选择理论的分析 [J].
王桂云 ;
李涛 .
社会科学家, 2010, (08) :45-48
[6]   论有限政府的基本特质 [J].
颜海林 ;
张秀 .
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 24 (01) :54-56
[7]   制度转型与国家治理模式重构:进程、问题与前景 [J].
景维民 ;
张慧君 .
天津社会科学, 2009, (01) :74-84+95
[8]   西方宣传概念的变迁:从旧宣传到新宣传 [J].
刘海龙 .
国际新闻界, 2007, (09) :36-40
[9]   论我国政府形象的三大转变 [J].
刘祖云 ;
郑永兰 .
社会科学家, 2005, (02) :51-54
[10]   服务型政府建设的基本途径:政府创新 [J].
谢庆奎 .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5, (01) :126-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