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田开发后期扇三角洲前缘微相分析及应用

被引:37
作者
陈程
孙义梅
邓宏文
机构
[1] 中国地质大学能源系!北京
关键词
扇三角洲前缘; 微相分析; 非均质性; 剩余油; 注采井网;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8.130.2 [地质构造、油气藏(田)的形成];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储层的微相砂体类型、几何规模特征及分布规律是分析地下油水运动规律和调整注采井网的基础。充分利用密闭取心、密井网等资料 ,精细剖析了双河油田扇三角洲前缘储层沉积微相及其分布。在扇三角洲前缘主要发育水下分流河道、河口坝、前缘席状砂体、重力流砂体、水下溢岸砂体 5种微相砂体。微相砂体形状、规模及空间分布决定了注采井网对油层的控制程度和完善程度 ,微相类型及其分布控制着油水井的产液及吸水能力 ,控制着注入水的地下运动方式 ,因此利用沉积微相的研究成果 ,找准剩余油富集区 ,调整和部署注采井网 ,可以在生产中取得较好的效果
引用
收藏
页码:88 / 93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2 条
  • [1] 扇三角洲模式.[M].王寿庆著;.石油工业出版社.1993,
  • [2] 沉积能量单元分析法及应用
    陈程
    敬国超
    [J]. 河南石油, 1997, (01) : 2 - 5+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