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地区豌豆黄顶病毒的鉴定

被引:3
作者
高乔婉
余雅丽
范怀忠
机构
[1] 华南农学院植保系
[2] 湖北农科院植保所
[3] 华南农学院植保系 研究人员 华南农学院植保系进修
关键词
蚜虫; 广州; 广东; 黄顶病; 豆蚜; 潜育期;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学科分类号
摘要
1960—1964年我们对广州地区豌豆黄顶病的病原进行了初步鉴定。该病毒不能由汁液摩擦和土壤传递,传病介体为豆蚜(Aphis laburni Kaltanbach),一个豆蚜的传病率可高达66—68%;2—10个的相差不多,都高达80—100%。最短获毒饲育时间为3小时,病毒在虫体内潜育期最少7小时,最短传毒饲育时间少于15分钟,保毒虫能终生传病。可以认为该病毒是一种持久性病毒。1981年我们进行了病毒的电镜观察,病毒粒子线状,大小为12×416-496nm。 此病毒除侵染豌豆外,还可侵染蚕豆、菜豆和紫云英,不能侵染苜蓿、三叶草、豇豆、红豆、眉豆、大豆、花生、赤小豆、绿豆、扁豆、苕子等。在豌豆上,病害潜育期5—20天。 根据文献上的有关报道,我们认为本病毒是一种新报道的病毒,暂命名为豌豆黄顶病毒。至于此病毒在病毒分类上的归属问题,则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解决。
引用
收藏
页码:17 / 27
页数:11
相关论文
共 2 条
[1]   广州地区豌豆黄顶病和武汉地区蚕豆黄顶病的病原病毒初步鑑定 [J].
范怀忠 ;
高乔婉 ;
余雅丽 .
植物保护学报, 1965, (01) :104-104
[2]   PURIFICATION AND SOME PROPERTIES OF PEA LEAFROLL VIRUS [J].
ASHBY, JW ;
HUTTINGA, H .
NETHERLANDS JOURNAL OF PLANT PATHOLOGY, 1979, 85 (03) :113-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