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探索
学术期刊
新闻热点
数据分析
智能评审
立即登录
钨-4,5-二溴苯基萤光酮-表面活性剂体系的分光光度法研究及其应用
被引:19
作者
:
王东进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福州大学化学化工系
王东进
陈建华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福州大学化学化工系
陈建华
白建跃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福州大学化学化工系
白建跃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潘庆洪
机构
:
[1]
福州大学化学化工系
[2]
中山大学化学系
来源
:
化学试剂
|
1984年
/ 03期
关键词
:
分光光度法;
OP;
苯基萤光酮;
胶束增溶光度法;
盐酸介质;
等摩尔连续变化法;
CTAB;
显色体系;
试剂空白;
表面活性剂;
水泥外加剂;
掩蔽剂;
分析试剂;
茜素紫;
焦性没食子酚酞;
特效试剂;
D O I
:
10.13822/j.cnki.hxsj.1984.03.003
中图分类号
:
学科分类号
:
摘要
:
<正> 钨的三元混配络合物有W-H2O2-Morin及W-H2O2-PV。虽然利用这两种体系可在大量钼的存在下测定钨,但灵敏度低。利用钨的离子缔合物时,有的灵敏度虽很高,但须用萃取法。自1973年以来,钨的胶束增溶光度研究得较多,方法的灵敏度也较高,但ε可达10~5级的体系为数不多,而且选择性一般都较低。资料已证明,溴化的2,3,7-及3,4,5-三羟基萤光酮与相应未溴化的试剂相比较,由于溴吸电子基团的引入,使共轭体系中
引用
收藏
页码:139 / 144+152 +152
页数:7
相关论文
未找到相关数据
未找到相关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