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匿信息下的地方政府自行发债最优监管契约

被引:9
作者
王治国
机构
[1] 西安交通大学管理学院
关键词
地方债; 隐匿信息; 最优监管契约; 声誉效应;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812.5 [国家公债、债券、外债];
学科分类号
020203 ;
摘要
本文构建了单期下考虑地方政府隐匿信息时,存在中央政府隐性担保的最优监管契约模型,结果表明,单期下,显示原理(Revelation Principle)是可以被激励契约促成的;进一步地,本文以单期模型为基准,构建了两期下的最优监管契约模型,结果表明,重复博弈下,存在高收入地方政府的策略均衡使得中央政府能够实现分离均衡的惩罚范围相比单期模型有所扩大。也就是说,声誉效应确实促进了逆向选择减弱,因此,中央政府只需要更小的惩罚力度,就能促使地方政府报告真实类型,信息的充分披露对整个社会的福利也是有促进作用的。
引用
收藏
页码:51 / 58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18 条
[1]   什么驱动了地方政府赤字?——来自陕西省的经验证据 [J].
王治国 ;
张攀 .
公共管理学报, 2015, 12 (04) :71-81+156
[2]   厘清债务关系 支持地方长期债券市场发展——兼析地方政府性债务的政策选择 [J].
王国刚 ;
张扬 .
经济学动态, 2014, (09) :14-23
[3]   地方财政分权对县域经济增长的影响及其传导机制研究——来自云南106个县域面板数据的证据 [J].
缪小林 ;
伏润民 ;
王婷 .
财经研究, 2014, 40 (09) :4-15+37
[4]   财政分权、地方债务控制与预算软约束 [J].
马恩涛 ;
于洪良 .
管理评论, 2014, 26 (02) :24-35+48
[5]   上海试点发行地方政府债券制度优化研究 [J].
何骏 ;
郭岚 .
经济体制改革, 2013, (03) :118-122
[6]   论中国财政分权程度 [J].
赵志耘 ;
郭庆旺 ;
不详 .
涉外税务 , 2005, (11) :11-15+3
[7]   地区差距、要素流动与财政分权 [J].
张晏 ;
龚六堂 .
经济研究, 2004, (07) :59-69
[8]   财政集权与地方政府行为变化——从援助之手到攫取之手 [J].
陈抗 ;
Arye L.Hillman ;
顾清扬 .
经济学(季刊), 2002, (04) :111-130
[9]   构建中的中国公共财政框架 [J].
高培勇 .
国际经济评论, 2001, (Z1) :30-33
[10]   当代中国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关系现状及对策 [J].
金太军 .
中国行政管理, 1999, (07) :67-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