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晚熟粳稻品种高产性状及其利用途径的研究

被引:1
作者
王成瑷,张文香,王蕴波
机构
[1] 吉林省通化市农科所,吉林农业大学
关键词
晚熟粳稻品种,高产性状,利用途径;
D O I
10.16423/j.cnki.1003-8701.1994.04.007
中图分类号
S511.330.2 [];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本文对27份晚熟粳稻品种的12个与产量有关的性状进行了分析和研究,其结果表明:(1)单苗分蘖数,每穴有效穗数,每穗粒数,饱满千粒重,混合千粒重,植株高度为高产性状,以上性状表现型值高的品种产量亦高。(2)单苗分蘖数,每穴有效穗数多的穗数型品种,遗传相关及遗传贡献大,可以做为晚熟粳稻高产育种的亲本材料,后代材料可以在低世代结合单穴粒重进行选择。(3)分蘖力强,成穗率高,每穗粒数多,千粒重高的晚熟品种,可以做为高产品种在生产上直接利用,本文还报道了高产品种资源的利用情况及高产管理与栽培技术.
引用
收藏
页码:23 / 26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5 条
[1]   水稻数量性状的遗传参数估计 [J].
章显光 .
湖北农业科学, 1989, (06) :8-11
[2]   水稻数量性状的多元遗传分析 [J].
孙五成 ;
徐静斐 .
遗传, 1988, (05) :1-4
[3]   水稻矮秆早籼品种主要性状的遗传参数研究 [J].
徐国生 .
遗传, 1985, (03) :12-14
[4]   通径系数及其在农业研究中的应用 [J].
张全德 .
浙江农业大学学报, 1981, (03) :21-30
[5]  
农业试验统计[M].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 莫惠栋 编著, 19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