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河流域中游地下水时空变异性分析及其对土地利用变化的响应

被引:28
作者
周剑 [1 ]
李新 [1 ]
王根绪 [1 ,2 ]
赵洁 [3 ]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
[2] 中国科学院成都山地与环境研究所
[3] 兰州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关键词
黑河中游; 地统计; 土地利用变化; 地下水;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41.8 [地下水资源管理];
学科分类号
0818 ; 081803 ;
摘要
应用遥感、地理信息系统和地统计学方法,分析黑河流域中游土地利用变化对地下水位时空变异性的响应。首先,通过半变异函数模型分析黑河中游地下水的变异特征,进而利用克里格插值拟合黑河流域中游1985年和2005年地下水位时空分布。其次,结合遥感解译生成的1985年和2005年两期土地利用类型分类图,叠加分析地下水位变化与土地利用类型转移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①1985~2005年间,整个黑河中游地下水位变化表现为冲洪积扇中上部荒漠区地下水位下降显著,而河谷盆地中部和下游河谷绿洲区地下水位相对稳定,随机(人为)因素对地下水的影响所占的比重增大,整个黑河流域地下水的连通性和脆弱性增加;②土地利用变化表现出区域面积上的自然植被退化,人工灌溉耕地的扩张变化;③地下水位和土地利用的时空变化具有密切的相关性,地下水位急剧变化的区域均是自然植被变化加剧的区域,主要表现为草地退化,戈壁增加。进一步分析得出冲积扇下部和河流细土平原耕地扩张的土地利用方式是导致冲积扇中上部地下水位下降和植被退化的主要因素,这种趋势将影响整个黑河中游地下水系统的补排关系,对地下水资源时空变异性产生深远的影响。
引用
收藏
页码:498 / 506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11 条
[1]   流域土地覆被变化水文效应的模拟——以长江上游源头区梭磨河为例 [J].
邓慧平 ;
李秀彬 ;
陈军锋 ;
张明 ;
万洪涛 .
地理学报, 2003, (01) :53-62
[2]   黄土丘陵小流域土地利用变化对水土流失的影响 [J].
傅伯杰 ;
邱扬 ;
王军 ;
陈利顶 .
地理学报, 2002, (06) :717-722
[3]   区域浅层地下水埋深和水质的空间变异性特性 [J].
胡克林 ;
李保国 ;
陈德立 .
水科学进展, 2000, (04) :408-414
[4]   河北省遵化平原土壤养分的时空变异特征——变异函数与Kriging插值分析 [J].
郭旭东 ;
傅伯杰 ;
陈利顶 ;
马克明 ;
李俊然 .
地理学报, 2000, (05) :555-566
[5]  
地统计学及在生态学中的应用[M]. 科学出版社 , 王政权编著, 1999
[6]   Agricultural water use estimation using geospatial modeling and a 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 [J].
Boken, VK ;
Hoogenboom, G ;
Hook, JE ;
Thomas, DL ;
Guerra, LC ;
Harrison, KA .
AGRICULTURAL WATER MANAGEMENT, 2004, 67 (03) :185-199
[7]  
On the kriging of water table elevations using collateral information from a digital elevation model[J] . A.J. Desbarats,C.E. Logan,M.J. Hinton,D.R. Sharpe.Journal of Hydrology . 2002 (1)
[8]   On the physical geometry concept at the basis of space/time geostatistical hydrology [J].
Christakos, G ;
Hristopulos, DT ;
Bogaert, P .
ADVANCES IN WATER RESOURCES, 2000, 23 (08) :799-810
[9]  
Biospheric Aspects of the Hydrological Cycle[J] . Journal of Hydrology . 1998
[10]  
Mapping groundwater quality in the Netherlands[J] . Edzer J. Pebesma,J.W. de Kwaadsteniet.Journal of Hydrology . 1997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