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国”的终结

被引:2
作者
尼尔弗格森 [1 ]
莫里兹舒拉里克 [2 ]
刘绯
机构
[1] 哈佛大学商学院
[2] 柏林弗瑞大学北美研究院
关键词
中美国; 西德; 日本; 经济模式;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832.6 [汇兑、对外金融关系];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在过去十年中,世界经济表现较好的原因是,形成了由中国出口导向型发展和美国过度消费相结合的经济模式。2007~2009年的金融危机可能标志着"中美国"时代的终结。本文将从经济史学者的视角研究这一时期的种种事态发展及其产生的深远影响。中国经济模式在1998~2007将近10年间,某些方面类似于西德和日本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的经济模式,即对美的贸易顺差在推动经济增长中发挥了主要作用。然而值得注意的是,中国与这两个国家的经济模式存在着两个关键性差异。首先,中国干预货币的规模是前所未有的,而这对世界经济造成的扭曲也是如此;其次,中国迄今为止仍抵制类似西德和日本升值货币的做法。从中可以推断出,当前的"中美国"形式不可能长久。在20世纪70年代,世界经济的重新平衡有赖于汇率的大幅度调整。但是,中国政府目前采取的汇率调整却无法平衡当前世界经济。
引用
收藏
页码:13 / 26+123 +123
页数:15
相关论文
共 5 条
[1]  
The Real Exchange Rate and Economic Growth[J] . Dani Rodrik.Brookings Papers on Economic Activity . 2008
[2]  
Resolving the Global Imbalance: The Dollar and the U.S. Saving Rate[J] . Martin Feldstein.The Journal of Economic Perspectives . 2008 (3)
[3]   Global current account imbalances and exchange rate adjustments [J].
Obstfeld, M ;
Rogoff, KS .
BROOKINGS PAPERS ON ECONOMIC ACTIVITY, 2005, (01) :67-146
[4]  
Chimerica and Global AssetMarket Boom .2 Niall Ferguson,Moritz Shularick. International Finance . 2007
[5]  
Real Exchange Rate Levels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Theoretical Analysis and Empirical Evidence .2 Gala P. Cambridge Journal of Economics . 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