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蘖肥与穗粒肥配比对水稻产量形成和群体质量的影响

被引:51
作者
苏祖芳,张亚洁,张娟,张海泉,姚志发,沈富荣,姚友权,李本良
机构
[1] 江苏农学院农学系,无锡市农业局,宜兴市农业局,金湖县农业局,盐城郊区农业局,东诲县农业局
关键词
水稻;产量;施肥;群体;
D O I
10.16872/j.cnki.1671-4652.1995.03.004
中图分类号
S511.106.2 [];
学科分类号
摘要
1992~1994年在江苏地区多点试验,结果表明:适当降低基蘖肥用氮量,增加穗粒肥用量(穗粒肥占总施氰量的40%~50%),并适当提早搁田期(当群体茎蘖数达70%~80%时搁田),能控制无效分蘖生长,有利于促进有效蘖的生长,稳定穗数,提高成穗率,增加每穗总粒数,协调穗粒关系,穗数和大穗得到统一,提高单位面积总颖花量,并能提高抽穗期叶面积指数和有效叶面积率,提高抽穗期群体单茎茎鞘重,改善群体冠层结构,延长抽穗后功能叶的寿命,提高抽穗后的群体光合效率而获得高产。
引用
收藏
页码:21 / 30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 [1] 水稻群体叶面积动态类型的研究
    苏祖芳,郭宏文,李永丰,张洪程,张海泉
    [J]. 中国农业科学 , 1994, (04) : 23 - 30
  • [2] 水稻高产群体质量及其优化控制探讨
    凌启鸿
    张洪程
    蔡建中
    苏祖芳
    凌励
    [J]. 中国农业科学, 1993, (06) : 1 - 11
  • [3] 水稻单茎茎鞘重与产量形成关系及其高产栽培途径的探讨
    苏祖芳
    李永丰
    郭宏文
    张洪程
    李国生
    [J]. 江苏农学院学报, 1993, (01) : 1 - 10
  • [4] 武育粳2号超高产栽培技术途径的研究
    蒋国民
    潘国璋
    吴德生
    卞悦
    庄细跃
    胡国强
    潘浩坤
    庄兆林
    [J]. 江苏农学院学报, 1992, (02) : 31 - 36
  • [5] 水稻不同叶龄期施用穗肥的研究
    凌启鸿
    张洪程
    蔡建中
    苏祖芳
    [J]. 江苏农学院学报, 1985, (03) : 11 - 19
  • [6] 氮素调控与低群体高成穗的关系——1984年早造氮调高产田资料分析
    邓振德
    杨文展
    [J]. 广东农业科学, 1985, (01) : 31 - 33
  • [7] 水稻品种不同生育类型的叶龄模式
    凌启鸿
    苏祖芳
    张洪程
    蔡建中
    何杰升
    [J]. 中国农业科学, 1983, (01) : 9 - 18
  • [8] IR24大面积高产栽培技术途径——兼论小群体、壮个体栽培模式
    凌启鸿
    张洪程
    程庚令
    朱佶
    陆文瑞
    [J]. 江苏农业科学, 1982, (09) : 1 - 10
  • [9] 单季杂交稻高产群体的探讨
    黄丕生
    吴俊恩
    缪宝山
    邱家驯
    [J]. 江苏农业科学, 1980, (02) : 9 - 12+21
  • [10] 江苏稻作科学[M]. 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 , 江苏省农学会, 19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