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性肾损害(肾衰竭期)湿浊内蕴证的临床研究

被引:26
作者
郭兆安
机构
[1] 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关键词
高血压性肾损害; 慢性肾衰竭; 湿浊内蕴证;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259 [现代医学内科疾病];
学科分类号
100506 ;
摘要
目的:探讨高血压性肾损害(肾衰竭期)的中医临床特点,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原发病为高血压病、慢性肾炎、糖尿病肾病、马兜铃酸性肾病4种疾病引起的慢性肾衰竭作为观察对象,观察4种不同原发病引起慢性肾衰竭的临床特点以及湿浊内蕴证在4种原发病中出现的几率及客观依据。结果:共观察209例,其中原发病为高血压性肾损害42例、慢性肾炎102例、糖尿病肾病36例、马兜铃酸性肾病29例。4种原发病引起的慢性肾衰竭各有特点;对湿浊内蕴证各种症状出现的比率、湿浊内蕴证出现的几率和症状积分进行统计分析发现,高血压性肾损害组均高于其他3组;对高血压性肾损害组中26例湿浊内蕴证患者的症状积分和临床指标进行相关分析,发现湿浊内蕴证与各临床指标均相关。结论:湿浊内蕴证是高血压性肾损害(肾衰竭期)的主要临床表现。
引用
收藏
页码:664 / 666
页数:3
相关论文
共 5 条
[1]   高血压病引起的肾脏损害 [J].
陈香美 .
中华肾脏病杂志, 2005, (10) :13-15
[2]   原发性肾小球疾病分型与治疗及诊断标准专题座谈会纪要 [J].
王海燕 ;
郑法雷 ;
刘玉春 ;
刘志红 .
中华内科杂志, 1993, (02)
[3]  
高血压病诊断治疗学.[M].刘治全;牟建军主编;.北京医科大学、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联合出版社.1998,
[4]  
中医内科学.[M].王永炎主编;.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7,
[5]  
肾脏病学.[M].王海燕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