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教士与中国近代公共卫生

被引:7
作者
何小莲
机构
[1] 同济大学文法学院
关键词
传教医师; 公共卫生; 现代化;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K25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1840~1949年)];
学科分类号
060205 ;
摘要
传教医师不仅是卫生工作的积极参与者,卫生健康状态的观察者研究者,同时也是新学说新观念的教导引介者。应当说,晚近以来健康观与卫生思想,基本趋近于当时重要的世界医学及卫生学主流思潮。特别是许多公共卫生问题的病因解释,都归于深刻的社会政治根源。因而,卫生问题成为国族存亡的隐喻。在公共卫生观念与中国传统相互交融的过程中,中国社会的角色开始是被动的,尔后逐步转向积极主动。
引用
收藏
页码:29 / 33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1]  
E.A.罗斯眼中的中国.[M].(美)E.A.罗斯原著;晓凯译;.重庆出版社.2004,
[2]  
马礼逊回忆录.[M].(英)马礼逊夫人编;顾长声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3]  
危险的愉悦.[M].(美)贺萧(GailB.Hershatter)著;韩敏中;盛宁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3,
[4]  
佐治刍言.[M].(英)傅兰雅(JohnFryer)著;.上海书店出版社.2002,
[5]  
自西徂东.[M].(德)花之安(ErnestFaber)著;.上海书店出版社.2002,
[6]  
郑观应集.[M].夏东元编;郑观应著;.上海人民出版社.1982,
[7]   清末瘟疫与民众心态 [J].
胡勇 .
史学月刊, 2003, (10) :73-78
[8]   麻风隔离与近代中国 [J].
梁其姿 .
历史研究, 2003, (05) :3-14+189
[9]  
..郑观应;.中外卫生要旨.1890,
[10]  
天津信息...申报.18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