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扶贫时代农村社会政策与相对贫困问题

被引:18
作者
桂华
机构
[1] 武汉大学社会学院
关键词
后扶贫时代; 贫困救助; 农村社会政策; 乡村振兴; 相对贫困; 农民增收;
D O I
10.14086/j.cnki.wujss.2022.01.016
中图分类号
D422.6 [农民工作]; F323.8 [农业收入与分配];
学科分类号
0302 ; 020205 ; 1203 ; 0202 ;
摘要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反贫困工作取得了巨大的成就,消除绝对贫困之后,发展不平衡的矛盾会以新的形式表现出来。运用社会政策来扶持救助困难群体,体现出政府在二次分配中的作用。与保持自由竞争和发挥活力的经济政策不同,社会政策追求社会公平,其目标是消除差距、减少分化、避免极化,维持社会稳定和促进包容式发展。未来的农村社会政策,一方面要尊重市场规律,发挥社会主义市场体制的优势,另一方面要通过赋权、建设公平的制度建设和兜底救助手段来降低农民面临的生产生活风险,在发展中兼顾公平。
引用
收藏
页码:176 / 184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9 条
[2]   三大全国性市场与乡村秩序 [J].
贺雪峰 .
贵州社会科学, 2019, (11) :38-43
[3]   市场参与视角下的农村贫困问题——贫困类型、地区分布与反贫困政策 [J].
桂华 .
南京社会科学, 2019, (07) :76-84
[4]   农村人地关系重构与土地经营权放活——城镇化视野下的制度选择 [J].
桂华 .
学习与探索, 2018, (12) :68-80+205
[5]   从区域扶贫开发到精准扶贫——改革开放40年中国扶贫政策的演进及脱贫攻坚的难点和对策 [J].
汪三贵 ;
曾小溪 .
农业经济问题, 2018, (08) :40-50
[6]   中国农村反贫困战略中的扶贫政策与社会保障政策 [J].
贺雪峰 .
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8, 71 (03) :147-153
[7]   村庄里的分化:熟人社会、富人在村与阶层怨恨——对东部地区农村阶层分化的若干理解 [J].
杨华 ;
杨姿 .
中国农村观察, 2017, (04) :116-129
[9]   制度化了的“半工半耕”过密型农业(上) [J].
黄宗智 .
读书, 2006, (02) :30-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