准噶尔盆地石南地区侏罗系—白垩系间风化壳的发现及其地层学意义

被引:19
作者
谢寅符 [1 ]
李洪奇 [1 ]
孙中春 [2 ]
机构
[1] 石油大学
[2] 新疆石油管理局勘探开发研究院
关键词
准噶尔盆地; 风化壳; 孢粉组合; 粘土矿物; 侏罗系; 西山窑组; 石南地区;
D O I
10.16509/j.georeview.2006.01.020
中图分类号
P534.53 [白垩纪(系)];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本文综合利用测井、录井、钻井等多种井资料,对准噶尔盆地腹部石南地区引起争议的“杂色泥岩”的古生物群化石组合特征,粘土矿物特征,岩性、电性特征等进行了研究。通过孢粉组合的时代对比和粘土矿物分析,证明了“杂色泥岩”是一个区域风化壳,确定了白垩系与侏罗系的界线以及“杂色泥岩”的原始沉积时代,并且通过岩性、电性特征对该风化壳的结构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该风化壳平面上具有分带结构,垂向上具有分段结构,各段的测井响应特征明显;“杂色泥岩”的原始沉积属于侏罗系西山窑组,石南地区普遍缺失头屯河组;“杂色泥岩”上覆的白垩系清水河组为超覆,下伏的侏罗系西山窑组被削截。据此,对该地区白垩系与侏罗系(K/J)、侏罗系头屯河组与西山窑组(J2t/J2x)地层界线进行了重新划分,建立了新的分层方案。
引用
收藏
页码:137 / 144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8 条
[1]   冀北滦平侏罗-白垩系界线层序地层学研究 [J].
田树刚 ;
柳永清 ;
李佩贤 ;
庞其清 ;
牛绍武 .
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2003, (09) :871-880
[2]   新疆阿图什温古尔地区二叠纪牙形石动物群 [J].
姚建新 ;
刘训 ;
傅德荣 ;
丁孝忠 ;
刘羽 ;
王永 ;
纪占胜 ;
吴绍祖 ;
阎毅 ;
沈百花 .
地质论评, 2002, (05) :505-508+561
[3]   拱王山风化壳的发育特征及其环境和构造意义 [J].
冯金良 ;
崔之久 ;
不详 .
地理学与国土研究 , 2002, (02) :56-60
[4]   风化淋滤带地质新理论—CaCO3淀积深度理论 [J].
赵景波 .
沉积学报, 2000, (01) :29-35
[5]   塔里木西南早三叠世早期孢粉组合及二叠系/三叠系界线研究 [J].
朱怀诚 .
科学通报, 1997, (03) :301-303
[6]   贵州独山中深盆统不整合的发现及其意义 [J].
王约 .
地层学杂志, 1994, (03) :207-211
[7]   新疆准噶尔盆地早、中侏罗世大孢子的发现及其意义 [J].
杨基端 ;
孙素英 .
地质学报, 1982, (04) :373-380+387
[8]  
徐同台等著.中国含油气盆地粘土矿物[M].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