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家沟煤矿矿井充水因素分析

被引:24
作者
王英 [1 ]
樊永贤 [2 ]
罗一夫 [2 ]
机构
[1] 西安科技大学地质与环境学院
[2] 陕西省崔家沟煤矿
关键词
充水水源; 充水通道; 含水层; 导水裂隙带;
D O I
10.13800/j.cnki.xakjdxxb.2012.06.025
中图分类号
TD745 [矿山水灾的预防和处理];
学科分类号
081903 ;
摘要
崔家沟煤矿矿井涌水量呈逐年增大趋势,并于2008年1月17日在2107工作面发生了突水事故,给煤矿的安全生产带来了严重威胁。研究矿井水文地质条件、分析矿井充水因素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根据崔家沟煤矿地质勘探和生产揭露的水文地质观测资料以及煤层开采导水裂隙带高度计算结果的综合分析,认为矿井直接充水水源主要是洛河组砂岩裂隙水和老空区积水,大气降水和地表水为其间接充水水源;主要的充水通道为采动导水裂隙带,其次是断裂构造。
引用
收藏
页码:722 / 725+742 +742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8 条
[1]   鄂尔多斯盆地构造演化和构造控煤作用 [J].
王双明 .
地质通报, 2011, 30 (04) :544-552
[2]   复杂水害威胁矿井充水因素分析及防治 [J].
岳拥军 ;
白云来 ;
贾安立 ;
李长青 .
矿业安全与环保, 2011, (02) :63-65
[3]   彬长矿区导水裂隙带高度的确定方法 [J].
黄阳 ;
刘宁 ;
王智华 .
陕西煤炭, 2010, 29 (06) :40-43
[4]   煤矿(床)水文地质学的研究现状及展望 [J].
靳德武 ;
刘其声 ;
王琳 ;
丁湘 .
煤田地质与勘探, 2009, 37 (05) :28-31+36
[5]   焦坪矿区矿井水文地质条件分析 [J].
樊怀仁 ;
习小华 ;
陈广斌 .
陕西煤炭, 2002, (03) :12-14
[6]   厚煤层综采区冒落(裂)带高度的确定 [J].
范立民 ;
蒋泽泉 .
中国煤田地质, 2000, (03) :33-35
[8]   焦坪矿区的斜向交织构造及其控煤作用 [J].
赵德政 ;
王英 ;
信一心 .
长安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1987, (01) :79-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