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中坳陷饶阳凹陷留西地区古近系沙河街组沙三上亚段沉积相与隐蔽油藏

被引:14
作者
张大智 [1 ]
纪友亮 [2 ]
韩春元 [3 ]
初丽兰 [4 ]
机构
[1] 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
[2]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资源与信息学院
[3] 中国石油华北油田分公司
[4] 大庆油田勘探开发研究院
关键词
饶阳凹陷; 留西地区; 沙三上亚段; 沉积相; 隐蔽油藏; 成藏模式;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8.13 [石油、天然气];
学科分类号
摘要
通过岩心观察和单井相分析,结合沉积背景资料,认为留西地区古近系沙河街组沙三上亚段发育辫状河三角洲相和湖泊相,以辫状河三角洲前缘亚相和滨浅湖亚相为主,主要发育辫状分流河道、越岸沉积、水下分流河道、河口坝、席状砂等微相。根据层序地层学基本原理,结合前人研究成果,认为本区沙三上亚段为一完整的三级层序,可划分为低位、湖侵和高位3个体系域,分别对应于沙三上亚段沉积时期的早期、中期和晚期,绘制了每个沉积阶段的沉积相图,在此基础上研究了沉积体系的平面展布特征。沙三上亚段沉积时期形成的北高南低的构造背景与辫状河三角洲近东西向展布的砂体形态相互配置,加之良好的油源供给,为后期成藏创造了条件。沙三上亚段沉积早期发育的辫状河三角洲前缘水下分流河道与河口坝砂体是主要的储集体,与沉积中期发育的烃源岩形成了十分有利的生储盖组合,具有优越的隐蔽油藏发育条件。总结了该区隐蔽油藏成藏的4种模式,确定留西地区中南部沙三上亚段沉积早期发育的辫状河三角洲前缘砂体是下一步隐蔽油藏勘探的有利目标。
引用
收藏
页码:571 / 582
页数:12
相关论文
共 11 条
[1]   冀中坳陷饶阳凹陷留西沙三段岩性油藏勘探思路 [J].
金凤鸣 ;
张锐锋 ;
田建章 ;
王文军 ;
高伟中 ;
闫保义 .
中国石油勘探, 2004, (03) :62-66+8
[2]   冀东柳赞油田古近系沙河街组层序地层及岩相古地理 [J].
穆立华 ;
彭仕宓 ;
尹志军 ;
雷元立 .
古地理学报, 2003, (03) :304-315
[3]   冀中坳陷老第三纪湖盆演化与油气 [J].
张文朝 ;
崔周旗 ;
韩春元 ;
郭永军 ;
王洪生 ;
李莉 ;
王海潮 ;
李新坡 .
古地理学报, 2001, (01) :45-54
[4]   渤海湾盆地隐蔽油气藏 [J].
谯汉生 ;
王明明 .
地学前缘, 2000, (04) :497-506
[5]   二连盆地辫状河三角洲沉积特征及含油性 [J].
张文朝 ;
王洪生 ;
王元杰 ;
李红英 .
西安石油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0, (05) :3-6+5
[6]   试论隐蔽油气藏的分类及勘探思路 [J].
沈守文 ;
彭大钧 ;
颜其彬 ;
黄先律 .
石油学报, 2000, (01) :16-22+3
[7]  
陆相断陷盆地隐蔽油气藏形成.[M].李丕龙;庞雄奇等著;.石油工业出版社.2004,
[8]  
陆相盆地高精度层序地层学.[M].蔡希源;李思田等著;.地质出版社.2003,
[9]  
中国油气新区勘探.[M].高瑞祺;赵政璋主编;.石油工业出版社.2001,
[10]  
沉积岩石学.[M].赵澄林;朱筱敏主编;.石油工业出版社.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