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年渭河流域5次致洪暴雨过程的水汽场诊断分析

被引:44
作者
武麦凤 [1 ]
王旭仙 [1 ]
孙健康 [1 ]
高菊霞 [2 ]
机构
[1] 陕西省渭南市气象局
[2] 陕西省气象局
关键词
致洪暴雨; 水汽输送; 水汽收支; 对比分析;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458.121.1 [];
学科分类号
0706 ; 070601 ;
摘要
利用实况高空探测和地面观测资料、NCEP/NCAR再分析资料,从水汽输送、水汽收支以及水汽含量等方面着手,对2003年发生在渭河流域的5次致洪暴雨过程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强降水发生时,降水区700 hPa上的比湿值均不低于7 g/kg;在垂直结构上,强降水地区低层水汽含量在降水前6~12 h出现峰值,强降水出现在高层比湿的峰值附近;致洪暴雨过程的水汽通道与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的位置有着明显的相关性;渭河流域南边界是水汽的主要输入方,主要的水汽输送层在850~700 hPa,西边界是水汽的主要输出方。
引用
收藏
页码:225 / 231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9 条
[1]   夏季500hPa副热带高压区域一次暴雨过程环流条件的诊断分析 [J].
章国材 ;
李晓莉 ;
乔林 ;
不详 .
应用气象学报 , 2005, (03) :396-401
[2]   2002年6月8日佛坪突发性特大暴雨天气过程分析 [J].
刘勇 ;
张科翔 .
应用气象学报, 2005, (01) :60-69
[3]   渭河流域严重洪涝灾害环流形势演变特征 [J].
吕俊杰 ;
王旭仙 ;
胡淑兰 ;
杜继稳 .
灾害学, 2004, (02) :71-76
[4]   1996年7月洞庭湖流域持续性暴雨过程分析 [J].
张小玲 ;
陶诗言 ;
张顺利 ;
张庆云 .
应用气象学报, 2004, (01) :21-31
[5]   渭河流域洪水灾害特征分析 [J].
王旭仙 ;
孙一民 ;
赵奎锋 ;
杜继稳 ;
张永红 .
灾害学, 2003, (01) :44-48
[6]   1998年夏季中国暴雨洪涝灾害的气象水文特征 [J].
张顺利 ;
陶诗言 ;
张庆云 ;
张小玲 .
应用气象学报, 2001, (04) :442-457
[7]   1991年江淮持续性特大暴雨的夏季风活动分析 [J].
陆尔 ;
丁一汇 ;
不详 .
应用气象学报 , 1997, (03) :61-69
[8]  
天气动力学中的诊断分析方法.[M].丁一汇编著;.科学出版社.1989,
[9]  
2003年渭河流域五次致洪暴雨的动力学诊断对比分析.[A].武麦凤;王旭仙;胡淑兰;杜继稳;.中国气象学会2004年年会.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