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学本土化的当下语境与可能进路

被引:2
作者
李宗克
机构
[1] 上海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
关键词
社会学; 本土化; 理论进路;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C91-0 [社会学理论与方法论];
学科分类号
030301 ; 1204 ;
摘要
作为一种范式层面的批判,不同时期社会学本土化的主张都源自对既有学术研究状况的某种不满。从深层次来看,本土化乃是涉及到社会科学哲学知识论层面多个维度的思辨议题,各种不同的立场始终处于复杂的辩证关系中。概括而言,这些批判涉及价值和方法两个维度,从不同角度指出了当下学术研究中存在的问题。这样两种角度的批判分别导向了具有不同侧重的本土化主张。从这两种不同理论进路出发,社会学以及社会科学本土化就有了不同的具体内涵和方法论要求。
引用
收藏
页码:1 / 7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9 条
[1]   饱和经验法——华中乡土派对经验研究方法的认识 [J].
贺雪峰 .
社会学评论, 2014, 2 (01) :4-12
[2]   融合、创新与宽容:熊彼特经济理论方法探析 [J].
李秀辉 .
当代经济研究, 2011, (09) :26-30
[3]   学术话语权与中国社会学发展 [J].
郑杭生 .
中国社会科学, 2011, (02) :27-34+4+220
[4]   中国社会科学的当下使命 [J].
邓正来 .
社会科学, 2008, (07) :4-11+189
[5]   回归中国经验研究——论中国本土化社会科学的构建 [J].
贺雪峰 .
探索与争鸣, 2006, (11) :52-54
[6]   社会科学中的定性研究方法 [J].
陈向明 .
中国社会科学, 1996, (06) :93-102
[7]   社会科学的普遍性与多样性 [J].
阿·卡 ;
孙辉 .
国际社会科学杂志(中文版), 1988, (04) :159-160
[8]  
如何研究中国[M]. 上海人民出版社 , 曹锦清著, 2010
[9]  
经济分析史[M]. 商务印书馆 , (美)熊彼特(Schumpeter, 19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