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泊内源氮磷污染分析方法及特征研究进展

被引:52
作者
李辉 [1 ]
潘学军 [1 ]
史丽琼 [1 ]
米娟 [1 ]
宋迪 [1 ]
赵磊 [2 ]
刘晓海 [2 ]
贺彬 [2 ]
机构
[1] 昆明理工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2] 云南省环境科学研究院中国昆明高原湖泊研究中心
关键词
富营养化; 内源氮磷; 释放; 生物有效性;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X524 [湖泊、水库];
学科分类号
0815 ;
摘要
湖泊的内源氮磷污染已成为湖泊富营养化治理的一大难题.本文总结了沉积物中氮磷赋存形态、沉积物-水界面氮磷迁移释放行为和沉积物中氮磷的生物有效性三方面的研究进展,提出了目前研究存在的问题,并对未来发展趋势和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以期为湖泊内源氮磷污染机理分析和湖泊富营养化治理控制技术提供参考.
引用
收藏
页码:281 / 292
页数:12
相关论文
共 58 条
[1]  
浅水湖泊内源磷释放及其生物有效性.[D].黄清辉.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2005, 12
[2]  
黄海沉积物中氮的粒度结构及在生物地球化学循环中的作用 .[D].吕晓霞.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海洋研究所).2003, 04
[3]  
长江口潮滩沉积物—水界面营养元素N的累积、迁移过程.[D].刘巧梅.华东师范大学.2004, 04
[4]  
大亚湾表层沉积物中氮和磷的生物可利用性研究.[D].沈海维.厦门大学.2002, 02
[5]  
湖泊污染控制技术指南.[M].国家环境保护局科技标准司编;.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97,
[6]  
湖泊富营养化调查规范.[M].金相灿;屠清瑛主编;.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90,
[7]  
水质富营养化与防治.[M].彭近新;陈慧君编著;.中国环境科出版社.1988,
[8]   Sedimentary phosphorus fractions and bioavailability as influenced by repeated sediment resuspension [J].
Li Da-Peng ;
Huang Yong .
ECOLOGICAL ENGINEERING, 2010, 36 (07) :958-962
[9]  
Analyses of phosphorus in sewage by fraction method.[J].Hee-Jeong Choi;Chul-Ho Choi;Seung-Mok Lee.Journal of Hazardous Materials.2009, 1
[10]  
Phosphorus fractionation in lake sediments – Lakes Volvi and Koronia; N. Greece.[J].A Kaiserli;D Voutsa;C Samara.Chemosphere.2002,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