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菜矮杆抗倒新种质的培育与研究

被引:10
作者
刘淑艳
刘宏波
刘忠松
官春云
机构
[1] 湖南农业大学油料作物研究所
关键词
油菜; 种间杂交; 种质资源; 矮杆; 随机扩增多态性DNA标记;
D O I
10.16498/j.cnki.hnnykx.2007.05.018
中图分类号
S565.4 [油菜籽(芸薹)];
学科分类号
摘要
介绍了油菜矮杆抗倒新品系的来源、特征特性、遗传组成和利用价值。该品系来自于油菜芥甘种间杂交后代,具有矮杆抗倒、早熟高产高油分、超低硫苷、较高油酸含量等优良特性。随机扩增多态性DNA标记分析表明,其具有10%以上的芥菜型油菜遗传物质。该品系有望直接作为新品种推广应用,也可作为杂交亲本转育成矮杆抗倒品种或杂种亲本,从而开创矮杆油菜新时代,推动油菜机械化生产向前发展。
引用
收藏
页码:42 / 43
页数:2
相关论文
共 7 条
[1]   甘蓝型油菜矮秆突变材料99CDAM的发现及遗传分析 [J].
梅德圣 ;
王汉中 ;
李云昌 ;
胡琼 ;
李英德 ;
徐育松 .
遗传, 2006, (07) :851-857
[2]   水稻矮秆性状研究及矮源育种利用 [J].
谷福林 ;
翟虎渠 ;
万建民 ;
张红生 .
江苏农业学报, 2003, (01) :48-54
[3]   油菜三系组合性状与产量相关分析 [J].
胡俊鹏 .
陕西农业科学, 2002, (05) :4-6
[4]   甘蓝型油菜矮秆突变体DS-1和DS-2 [J].
石淑稳 ;
周永明 ;
魏泽兰 ;
吴江生 ;
刘后利 .
作物品种资源, 1997, (03) :16-16
[5]   离体诱发甘蓝型油菜长角果和矮秆突变体 [J].
石淑稳,吴江生,刘后利 .
核农学报, 1995, (04) :252-253
[6]   甘蓝型矮秆油菜“矮源1号”鉴定研究初报 [J].
浦惠明,戚存扣,傅寿仲 .
作物品种资源, 1995, (01) :23-24
[7]   MOLECULAR TAGGING OF THE DWARF BREIZH (BZH) GENE IN BRASSICA-NAPUS [J].
FOISSET, N ;
DELOURME, R ;
BARRET, P ;
RENARD, M .
THEORETICAL AND APPLIED GENETICS, 1995, 91 (05) :756-7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