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后向气团轨迹的区域大气污染颗粒物来源分析

被引:17
作者
张近扬 [1 ]
宋韶华 [1 ]
许睿 [2 ]
文建辉 [1 ]
机构
[1] 桂林市环境监测中心站
[2]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生命与环境科学学院
关键词
霾; 后向轨迹; 颗粒物; 聚类分析;
D O I
10.19316/j.issn.1002-6002.2017.02.07
中图分类号
X513 [粒状污染物];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大气污染区域间的联防联控是解决区域性灰霾产生的关键手段之一。如何确定目标控制区大气污染外源的相对位置和影响程度是实现联防联控的前提。基于后向气团轨迹理论,运用拉格朗日混合单粒子轨道模型,以桂林市全境作为研究对象,对研究区域2013年冬季的污染物传输进行了模拟。结果显示:研究区冬季大气污染主要来源于东北方向,轨迹与"湘桂走廊"相符。以数字矢量图的方式量化表示了大气污染来源区及数量,成果可为区域间大气污染联防联控措施提供决策支持依据。
引用
收藏
页码:42 / 46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2 条
[1]   利用后向轨迹模式研究上海市PM2.5来源分布及传输特征 [J].
赵倩彪 ;
胡鸣 ;
张懿华 .
环境监测管理与技术, 2014, 26 (04) :22-26
[2]   基于后向轨迹对城市大气中二英长距离迁移来源的探讨 [J].
青宪 ;
冯桂贤 ;
杨艳艳 ;
张素坤 ;
任明忠 .
环境科学学报, 2013, 33 (11) :2959-2964
[3]   大气PM对健康影响的研究进展 [J].
郭新彪 ;
魏红英 .
科学通报 , 2013, (13) :1171-1177
[4]   我国雾-霾成因及其治理的思考 [J].
张小曳 ;
孙俊英 ;
王亚强 ;
李卫军 ;
张蔷 ;
王炜罡 ;
权建农 ;
曹国良 ;
王继志 ;
杨元琴 ;
张养梅 .
科学通报 , 2013, (13) :1178-1187
[5]   基于气流轨迹聚类的大气输送对丹东市酸雨形成影响 [J].
张青新 .
中国环境监测, 2013, 29 (01) :52-57
[6]   基于气流轨迹聚类的大气污染输送影响 [J].
王芳 ;
陈东升 ;
程水源 ;
李明君 .
环境科学研究, 2009, 22 (06) :637-642
[7]   合肥市PM10输送轨迹分类研究 [J].
石春娥 ;
姚叶青 ;
张平 ;
邱明燕 .
高原气象, 2008, 27 (06) :1383-1391
[8]  
A new approach to estimate pollutant emissions based on trajectory modeling and its application in the North China Plain[J] . W.Y. Xu,C.S. Zhao,L. Ran,Z.Z. Deng,N. Ma,P.F. Liu,W.L. Lin,P. Yan,X.B. Xu.Atmospheric Environment . 2013
[9]  
The spatial and seasonal distributions of air-transport origins to the Antarctic based on 5-day backward trajectory analysis[J] . Kazue Suzuki,Takashi Yamanouchi,Kenji Kawamura,Hideaki Motoyama.Polar Science . 2013 (3-4)
[10]  
Comparison of transport pathways and potential sources of PM 10 in two cities around a large Chinese lake using the modified trajectory analysis[J] . Xiangzhen Kong,Wei He,Ning Qin,Qishuang He,Bin Yang,Huiling Ouyang,Qingmei Wang,Fuliu Xu.Atmospheric Research . 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