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探索
学术期刊
新闻热点
数据分析
智能评审
立即登录
武汉城市圈经济—社会—资源—环境协调发展性评价
被引:60
作者
: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刘承良
[
1
,
2
]
熊剑平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湖北大学商学院
华中师范大学城市与环境科学学院
熊剑平
[
2
]
龚晓琴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湖北大学商学院
华中师范大学城市与环境科学学院
龚晓琴
[
2
]
张莲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不详
华中师范大学城市与环境科学学院
张莲
[
3
]
周玉娇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湖北大学商学院
华中师范大学城市与环境科学学院
周玉娇
[
2
]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李恒
[
2
]
机构
:
[1]
华中师范大学城市与环境科学学院
[2]
湖北大学商学院
[3]
不详
来源
:
经济地理
|
2009年
/ 29卷
/ 10期
关键词
:
ESRE复合系统;
协调度;
协调发展度;
武汉城市圈;
D O I
:
10.15957/j.cnki.jjdl.2009.10.005
中图分类号
:
X22 [环境与发展];
学科分类号
:
摘要
:
资源环境与社会经济系统的协调发展是区域可持续发展的核心,也是当前我国经济发展的重点。运用MATLAB7.0和SPSS16.0数理统计分析软件,建立都市圈经济—社会—资源—环境复合系统(ESRE)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引入系统协调度和协调发展度模型,以武汉城市圈为实证对象,定量揭示武汉城市圈ESRE复合系统协调发展特征:复合系统协调度城际差异明显,与经济发展实力明显正相关;整个圈域处于协调发展态,但协调发展度整体水平有待提高,地域分布不平衡,形成核心—边缘与等级板块复合空间结构。
引用
收藏
页码:1650 / 1654+1695 +1695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5 条
[1]
生态脆弱地区资源-环境-经济协调发展程度评价——以民勤地区为例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李佳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吴军年
杜哲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兰州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杜哲
[J].
中国沙漠,
2007,
(01)
: 117
-
122
[2]
中国1961—2001年人地协调度演变分析——基于生态足迹模型的研究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刘宇辉
[J].
经济地理,
2005,
(02)
: 219
-
222+235
[3]
苏锡常地区的城市化及其资源环境胁迫作用[J]. 白艳莹,王效科,欧阳志云.城市环境与城市生态. 2003(06)
[4]
苏锡常地区的城市化及其资源环境胁迫作用[J]. 白艳莹,王效科,欧阳志云.城市环境与城市生态. 2003 (06)
[5]
城市化与生态环境交互耦合机制与规律性分析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黄金川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方创琳
[J].
地理研究,
2003,
(02)
: 211
-
220
[6]
中国区域经济与环境协调度预测分析
张晓东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农业大学信息学院
张晓东
朱德海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农业大学信息学院
朱德海
[J].
资源科学,
2003,
(02)
: 1
-
6
[7]
资源—经济一体化核算研究(Ⅰ)——整体架构、连接帐户设计
雷明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
雷明
[J].
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
1996,
(09)
: 43
-
51+64
[8]
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生态系统
马世骏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生态学研究中心
马世骏
王如松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生态学研究中心
王如松
[J].
生态学报,
1984,
(01)
: 1
-
9
[9]
协调发展的理论与方法研究[D]. 王维国.东北财经大学. 1998
[10]
武汉市社会、经济、资源、环境协调发展的评价与预测建模研究[D]. 李勇.华中科技大学. 2006
←
1
2
→
共 15 条
[1]
生态脆弱地区资源-环境-经济协调发展程度评价——以民勤地区为例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李佳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吴军年
杜哲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兰州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杜哲
[J].
中国沙漠,
2007,
(01)
: 117
-
122
[2]
中国1961—2001年人地协调度演变分析——基于生态足迹模型的研究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刘宇辉
[J].
经济地理,
2005,
(02)
: 219
-
222+235
[3]
苏锡常地区的城市化及其资源环境胁迫作用[J]. 白艳莹,王效科,欧阳志云.城市环境与城市生态. 2003(06)
[4]
苏锡常地区的城市化及其资源环境胁迫作用[J]. 白艳莹,王效科,欧阳志云.城市环境与城市生态. 2003 (06)
[5]
城市化与生态环境交互耦合机制与规律性分析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黄金川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方创琳
[J].
地理研究,
2003,
(02)
: 211
-
220
[6]
中国区域经济与环境协调度预测分析
张晓东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农业大学信息学院
张晓东
朱德海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农业大学信息学院
朱德海
[J].
资源科学,
2003,
(02)
: 1
-
6
[7]
资源—经济一体化核算研究(Ⅰ)——整体架构、连接帐户设计
雷明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
雷明
[J].
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
1996,
(09)
: 43
-
51+64
[8]
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生态系统
马世骏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生态学研究中心
马世骏
王如松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生态学研究中心
王如松
[J].
生态学报,
1984,
(01)
: 1
-
9
[9]
协调发展的理论与方法研究[D]. 王维国.东北财经大学. 1998
[10]
武汉市社会、经济、资源、环境协调发展的评价与预测建模研究[D]. 李勇.华中科技大学. 2006
←
1
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