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在”与“自为”之间——论教育理论对教育实践作用的“潜在”品质

被引:6
作者
王占魁
机构
[1] 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系
关键词
教育理论; 教育实践; 潜在品质;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G40 [教育学];
学科分类号
040101 ; 120403 ;
摘要
一直以来,教育实践似乎青睐于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相生式的"同在"观念,然而,二者间的这种"同在"的现实表征很多时候只是冰山一角,而教育实践冰山下面的巨大的理论支撑的存在却并不为所见,而这种"无"恰恰就是教育理论对于教育实践的巨大支撑性的"潜在"。而太多的时候它却被理论者和实践者误读为自在的"不在"。事实上,这恰恰是教育理论对教育实践发生作用时的一种自为的"潜在"品质,也是教育理论所固有的作为一种"整合中"的存在的常态,它亟需教育理论者和实践者去正视。
引用
收藏
页码:3 / 7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9 条
  • [1] 教育学原理学科的科学性质与基本问题
    齐梅
    柳海民
    [J]. 教育研究, 2006, (02) : 28 - 32
  • [2] 教学机智.[M].(加)马克斯·范梅南(MaxVanManen)著;李树英译;.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
  • [3] 为了中华民族的复兴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M].钟启泉等主编;.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 [4] 教育人类学.[M].(德)O.F.博尔诺夫(OttoFridrichBollnow)著;李其龙等译;.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
  • [5] 心灵、自我与社会.[M].(美)米德(Mead;GeorgeH.)著;赵月瑟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92,
  • [6] 什么是教育.[M].(德)雅斯贝尔斯(Jaspers;K.)著;邹进译;.三联书店.1991,
  • [7] 终身教育引论.[M].(美)郎格郎著;周南照;陈树清译;.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85,
  • [8] 给教师的建议.[M].(苏)В.А.苏霍姆林斯基著;杜殿坤编译;.教育科学出版社.1984,
  • [9] "学记"译述.[M].傅任敢著;.上海教育出版社.19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