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航天器在轨装配的数字孪生技术

被引:20
作者
张玉良 [1 ]
张佳朋 [1 ]
王小丹 [1 ]
陈锡宝 [1 ]
刘检华 [2 ]
机构
[1] 北京卫星制造厂
[2] 北京理工大学
关键词
在轨装配; 数字孪生体; 航天器; 产品全生命周期管理;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V465 [部件装配与总装配];
学科分类号
082503 ;
摘要
构建航天器在轨维修维护能力是确保空间系统长期稳定工作的有效途径,而对于空间环境中的在轨装配过程的模拟、监控、诊断和预测,目前的研究尚处于探索阶段,研究成果相对较少且缺乏整体解决方案。提出采用构建航天器数字孪生体的方式,来抽象表达航天器完成在轨装配的过程、状态和行为。首先分析了在轨装配航天器的结构组成及功能需求,然后系统阐述了航天器数字孪生体的数据组成、实现方式和作用,最后给出了航天器数字孪生体在设计、制造和在轨服务阶段的实施途径,并对航天器数字孪生体的作用进行了总结和展望。
引用
收藏
页码:75 / 82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6 条
[1]   产品数字孪生体的内涵、体系结构及其发展趋势 [J].
庄存波 ;
刘检华 ;
熊辉 ;
丁晓宇 ;
刘少丽 ;
瓮刚 .
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 2017, 23 (04) :753-768
[2]   数字孪生车间——一种未来车间运行新模式 [J].
陶飞 ;
张萌 ;
程江峰 ;
戚庆林 .
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 2017, 23 (01) :1-9
[3]   智能制造——“中国制造2025”的主攻方向 [J].
周济 .
中国机械工程, 2015, 26 (17) :2273-2284
[4]   三维数字化设计制造技术内涵及关键问题 [J].
刘检华 ;
孙连胜 ;
张旭 ;
刘少丽 .
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 2014, 20 (03) :494-504
[5]   基于模型定义技术及其实施 [J].
范玉青 .
航空制造技术, 2012, (06) :42-47
[6]   About The Importance of Autonomy and Digital Twins for the Future of Manufacturing [J].
Rosen, Roland ;
von Wichert, Georg ;
Lo, George ;
Bettenhausen, Kurt D. .
IFAC PAPERSONLINE, 2015, 48 (03) :567-5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