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方夏玉米农田土壤水分预测模型的研究

被引:7
作者
毛飞 [1 ,2 ]
任三学 [2 ]
孙涵 [3 ]
郭安红 [4 ]
刘庚山 [2 ]
机构
[1] 不详
[2] 中国气象局兰州干旱气象研究所
[3] 不详
[4]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
[5] 国家卫星气象中心遥感应用试验基地
[6] 国家气象中心
[7] 不详
关键词
夏玉米; 土壤水分; 预测模型;
D O I
10.13207/j.cnki.jnwafu.2009.08.011
中图分类号
S513 [玉米(玉蜀黍)];
学科分类号
摘要
【目的】检验和比较4个夏玉米农田土壤水分预测模型的预测精度。【方法】根据农田土壤水分平衡原理,建立北方夏玉米农田土壤水分预测模型,其中潜在蒸散量子模型分别用国内彭曼修正式(简称国内法)和FAOPenman-Monteith(简称FAO法)方法,作物发育期子模型分别用多年平均发育期法和积温法。用2002年6~9月中国气象局农业气象试验基地的21个不同水分处理小区的夏玉米全生育期观测资料(包括土壤湿度、作物发育期、气象和灌溉等资料),对模型进行检验和比较。【结果】在土壤湿度中等和较低的情况下,土壤水分预测模型中潜在蒸散量子模型采用国内法对不同预测时效下夏玉米农田土壤水分的平均预测精度高于FAO法,而在土壤湿度较高的情况下则反之;国内法和FAO法在不同预测初始日期下,对所有试验小区土壤水分的平均预测精度均随着预报时效的增加而降低。土壤水分预测模型中,作物发育期子模型采用积温法或多年平均发育期法均可对北方地区夏玉米农田土壤水分进行预测,两者对0~100 cm土层土壤水分预报的最大绝对差值小于5 mm。【结论】土壤水分预测模型中潜在蒸散量子模型采用国内法对夏玉米农田土壤水分的预测精度高于FAO法;土壤水分预测模型中作物发育期子模型采用多年平均发育期法和积温法对夏玉米农田土壤水分的预测精度基本相同。利用该模型还可对北方夏玉米农田进行灌溉预报和排渍预报。
引用
收藏
页码:145 / 153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16 条
[1]   近40年中国平均气候与极值气候变化的概述 [J].
钱维宏 ;
符娇兰 ;
张玮玮 ;
林祥 .
地球科学进展, 2007, (07) :673-684
[2]   几种基于温度的参考作物蒸散量计算方法的评价 [J].
刘晓英 ;
李玉中 ;
王庆锁 .
农业工程学报, 2006, (06) :12-18
[3]   干旱胁迫对玉米根系生长及根际养分的影响 [J].
韩希英 ;
宋凤斌 .
水土保持学报, 2006, (03) :170-172
[4]   土壤水分监测与模拟研究进展 [J].
邵晓梅 ;
严昌荣 ;
徐振剑 .
地理科学进展, 2004, (03) :58-66
[5]   有限供水对夏玉米根系生长及底墒利用影响的研究 [J].
任三学 ;
赵花荣 ;
霍治国 ;
王素艳 ;
不详 .
水土保持学报 , 2004, (02) :161-165
[6]   土壤水力学特征参数空间变异的研究方法评述 [J].
贾宏伟 ;
康绍忠 ;
张富仓 .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4, (04) :97-102
[7]   我国玉米计算机模拟模型研究进展 [J].
郑国清 ;
张瑞玲 ;
高亮之 .
玉米科学, 2003, (02) :66-70
[8]   玉米渍水模拟模型研究及验证 [J].
陈杰 ;
杨京平 .
作物学报, 2003, (03) :436-440
[9]   中国北方冬小麦播种期底墒干旱模型 [J].
毛飞 ;
霍治国 ;
李世奎 ;
侯婷婷 .
自然灾害学报, 2003, (02) :85-91
[10]   时序模型在四川盆地土壤水分动态预报中的应用 [J].
罗长寿 ;
魏朝富 ;
李瑞雪 .
西南农业大学学报, 2002, (05) :464-4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