缙云山草珊瑚种群结构和空间分布格局研究

被引:6
作者
高姗
何平
张益锋
张春平
机构
[1] 西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关键词
草珊瑚; 种群结构; 空间分布格局; 聚集强度;
D O I
10.13718/j.cnki.xdzk.2008.07.013
中图分类号
Q948.121 [];
学科分类号
071012 ; 0713 ;
摘要
对缙云山草珊瑚种群年龄结构进行分析,并运用扩散系数的t检验、Morisita指数的F检验来研究缙云山草珊瑚种群的空间分布格局类型,同时采用K,GI,m*,PAI以及CA来研究其聚集强度.结果表明,缙云山草珊瑚种群为间歇型的种群结构,不同地段的草珊瑚种群空间分布格局有所差异,表现为随机分布和集群分布,但总体上表现为集群分布且聚集强度较高.
引用
收藏
页码:88 / 92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1]  
珍稀濒危植物保护生物学.[M].何平著;.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2]  
数量生态学.[M].张金屯著;.科学出版社.2004,
[3]  
中国植物志.[M].吴容芳;黄淑美 编著.科学出版社.1987,
[4]   草珊瑚药材中依斯坦布林A的HPLC法测定 [J].
曾爱华 ;
罗永明 ;
刘宁 .
中药材, 2006, (05) :443-444
[5]   南京老山国家森林公园朴树种群结构与分布格局研究 [J].
高邦权 ;
张光富 .
广西植物, 2005, (05) :406-412
[6]   山西翅果油树群落优势种群分布格局研究 [J].
张峰 ;
上官铁梁 .
植物生态学报, 2000, (05) :590-594
[7]   植物离体培养产生草珊瑚有效成分 [J].
涂艺声 ;
江洪如 ;
王碧琴 .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1995, (01) :35-41
[8]   四川缙云山常绿阔叶林幼龄栲树光合生理生态研究 [J].
周莉,钟章成 .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994, (02)
[9]   草珊瑚愈伤组织培养及有效成分的产生 [J].
涂艺声 ;
江洪如 ;
王碧琴 ;
丁建南 ;
奚昕 .
江西科学, 1993, (03) :152-158
[10]   草珊瑚属导管分子的研究 [J].
李松林 ;
乔传卓 ;
苏中武 ;
李承祜 .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1990, (03) :224-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