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种污泥对SBR生物除磷系统污泥颗粒化的影响

被引:1
作者
刘小英
于莉芳
彭党聪
穗贤杰
机构
[1]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环境与市政工程学院
关键词
SBR; 接种污泥; 生物除磷; 颗粒污泥; 丝状菌;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X703 [废水的处理与利用];
学科分类号
083002 ;
摘要
以两种不同结构的絮状污泥(有丝状菌和无丝状菌)为接种污泥,在SBR反应器中利用水力选择的方法培养具有除磷能力的颗粒污泥。结果表明,两种污泥分别在第10天(有丝状菌)和第43天(无丝状菌)时开始颗粒化,运行了20 d和82 d后颗粒化完全;所形成的颗粒污泥粒径(均为0.5~1 mm)和污泥沉降性能(SVI值均在30 mL/g左右)无明显差异,但污泥的形态和活性存在显著不同。此外,在污泥由絮状向颗粒状转化的过程中,其含水率和部分金属元素的含量明显降低。
引用
收藏
页码:4 / 7+12 +12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9 条
[1]   The role of cell hydrophobicity in the formation of aerobic granules [J].
Liu, Y ;
Yang, SF ;
Liu, QS ;
Tay, JH .
CURRENT MICROBIOLOGY, 2003, 46 (04) :270-274
[2]   High organic loading influences the physical characteristics of aerobic sludge granules [J].
Moy, BYP ;
Tay, JH ;
Toh, SK ;
Liu, Y ;
Tay, STL .
LETTERS IN APPLIED MICROBIOLOGY, 2002, 34 (06) :407-412
[3]  
水和废水监测分析方法.[M].国家环境保护总局;水和废水监测分析方法编委会编;魏复盛主编;.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2,
[4]   UASB工艺在处理淀粉废水中的应用 [J].
张群绸 ;
仝攀瑞 ;
高玉松 .
环境工程, 2006, (02) :25-26+3
[5]   处理垃圾渗滤液的厌氧颗粒污泥快速形成的研究 [J].
池勇志 ;
刘雅巍 ;
张春青 ;
赵珊 ;
费学宁 .
天津城市建设学院学报, 2005, (04) :279-282
[6]   选择压法培育好氧颗粒污泥的试验 [J].
王强 ;
陈坚 ;
堵国成 .
环境科学, 2003, (04) :99-104
[7]   UASB-接触氧化处理高浓度有机废水试验研究 [J].
汤立炯 ;
张明 .
净水技术, 2002, (03) :22-24
[8]   SBR工艺污泥颗粒化对生物脱氮除磷特性的研究 [J].
卢然超 ;
张晓健 ;
张悦 ;
竺建荣 ;
施汉昌 .
环境科学学报, 2001, (05) :577-581
[9]   SBR工艺运行条件对好氧污泥颗粒化和除磷效果的影响 [J].
卢然超 ;
张晓健 ;
张悦 ;
竺建荣 .
环境科学, 2001, (02) :87-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