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与褐斑病菌之间的分子互作──Ⅰ.受病原菌诱导的寄主PR基因的表达

被引:3
作者
郑用琏
机构
[1] 华中农业大学作物遗传改良国家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小麦,褐斑病,PR基因,Northern杂交,mRNA,表达动态;
D O I
10.13300/j.cnki.hnlkxb.1994.03.001
中图分类号
S432.4 [侵(传)染性病害];
学科分类号
090401 ;
摘要
采用Northern杂交技术,对小麦抗、感品系在接种褐斑病菌(ptr)86-124小种后8,16,24,32,40,48,56,64,72小时叶片病原相关蛋白(PR)基因在mRNA水平上的表达动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小麦受到病原菌的侵染后,β-1,3-葡聚糖酶,几丁酶,苯丙氨酸解氨酶等病原相关蛋白基因在抗、感品系内均被诱导表达,表现了一种非特异性的抗性反应。并且,以上3个基因的诱导表达具有大体相似的动态规律。β-1,3-葡聚糖酶(PR-2)基因在接种病原菌ptr后16小时开始表达,48小时后表达量达高峰,64小时后表达减弱;几丁酶(PR-3)基因在接种后8小时开始表达,48小时后达最大值,72小时后表达量下降;苯丙氨酸解氨酶(PAL)基因于接种后8小时被诱导表达,48小时后表达进入盛期,64小时后开始下降,但直至72小时后仍维持一定水平,这种趋势较病程的发展一般提前16小时左右。
引用
收藏
页码:213 / 218
页数:6
相关论文
empty
未找到相关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