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GlobeLand 30的耕地资源损失过程研究——以环渤海地区为例

被引:8
作者
杨洋 [1 ]
麻馨月 [1 ]
何春阳 [2 ,3 ]
机构
[1] 中国海洋大学法政学院
[2] 地表过程与资源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师范大学)
[3] 北京师范大学人与环境系统可持续性研究中心
关键词
土地利用; 耕地资源损失; 流向; 质量; 空间; GlobeLand30; 环渤海地区;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208 [测绘数据库与信息系统]; F301.2 [土地管理、规划及利用];
学科分类号
070503 ; 081603 ; 0818 ; 081802 ; 083306 ; 0903 ;
摘要
研究目的:认识和理解耕地资源损失过程。研究方法:基于中国成功研制出的世界上首套30 m分辨率2000—2010年GlobeLand 30数据,利用GIS空间分析方法,综合分析环渤海地区耕地资源损失流向、质量和空间特征。研究结果:2000—2010年,环渤海地区土地利用/覆盖变化剧烈,耕地资源明显减少,主要损失流向为人造覆盖、草地、水体和森林;耕地资源损失区域主要位于降水量较少、海拔较高等耕作条件较差的地区;耕地资源重心总体向东南方向移动,破碎化程度日趋严重。研究结论:基于GlobeLand30数据的耕地资源损失过程研究能有效揭示耕地资源损失流向、质量和空间特征,为区域耕地资源利用与保护提供了积极借鉴和参考。
引用
收藏
页码:72 / 79+97 +97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20 条
[1]   基于GlobeLand30的全球城乡建设用地空间分布与变化统计分析 [J].
陈军 ;
陈利军 ;
李然 ;
廖安平 ;
彭舒 ;
鲁楠 ;
张宇硕 .
测绘学报, 2015, (11) :1181-1188
[2]   基于景观指数和空间自相关的吉林大安市景观格局动态研究 [J].
董玉红 ;
刘世梁 ;
安南南 ;
尹艺洁 ;
王军 ;
邱扬 .
自然资源学报, 2015, 30 (11) :1860-1871
[3]   2000-2010年西伯利亚地表覆盖变化特征——基于GlobeLand30的分析 [J].
张宇硕 ;
陈军 ;
陈利军 ;
李然 ;
张委伟 ;
鲁楠 ;
刘吉羽 .
地理科学进展, 2015, 34 (10) :1324-1333
[4]   基于知识的GlobeLand30耕地数据质量检查方法与工程实践 [J].
刘吉羽 ;
彭舒 ;
陈军 ;
廖安平 ;
张宇硕 .
测绘通报, 2015, (04) :42-48
[5]   中国环渤海地区城乡发展转型格局测度 [J].
刘彦随 ;
杨忍 .
地理学报, 2015, 70 (02) :248-256
[6]   全球陆表水体空间格局与波动初步分析 [J].
曹鑫 ;
陈军 ;
陈利军 ;
廖安平 ;
孙芳蒂 ;
李阳 ;
李磊 ;
林忠辉 ;
庞治国 ;
陈晋 ;
何超英 ;
彭舒 .
中国科学:地球科学, 2014, 44 (08) :1661-1670
[7]   全球30m地表覆盖遥感制图的总体技术 [J].
陈军 ;
陈晋 ;
廖安平 ;
曹鑫 ;
陈利军 ;
陈学泓 ;
彭舒 ;
韩刚 ;
张宏伟 ;
何超英 ;
武昊 ;
陆苗 .
测绘学报, 2014, (06) :551-557
[8]   1949年以来中国耕地功能变化 [J].
宋小青 ;
吴志峰 ;
欧阳竹 .
地理学报, 2014, 69 (04) :435-447
[9]   环渤海地区城镇化进程中耕地面积及其重心转移格局分析 [J].
郭丽英 ;
李刚 .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2013, 34 (04) :32-36
[10]   基于GIS的城镇用地空间演化与景观特征分析 [J].
孔雪松 ;
刘艳芳 ;
常旭 .
经济地理, 2012, 32 (04) :67-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