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正式学习与非正规学习辨析

被引:30
作者
张艳红 [1 ]
钟大鹏 [2 ]
梁新艳 [3 ]
机构
[1]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
[2] 广西教育学院信息科学与技术系
[3] 不详
关键词
非正规学习; 非正式学习; 正规学习;
D O I
10.13811/j.cnki.eer.2012.03.010
中图分类号
G40 [教育学];
学科分类号
040101 ; 120403 ;
摘要
国内不同领域的学者借鉴国外学者关于非正规与非正式学习的定义分别在相关领域开展研究,但对二者没有作深入对比与分析。两者之间的关系与差别源于对学习的分类与界定差别。在不同国家和地区、不同研究领域,对学习的分类主要有二分法与三分法。鉴于中国国情和学习分类理论的发展,三分法是适合中国国情的学习分类法。
引用
收藏
页码:24 / 28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8 条
[2]   台湾地区非正规学习成就的实施与展望 [J].
黄富顺 .
成人教育, 2009, 29 (01) :9-14
[3]   科学教育的重要途径—非正规学习 [J].
刘文利 .
教育科学, 2007, (01) :41-44
[4]   非正式学习——e-Learning研究与实践的新领域 [J].
余胜泉 ;
毛芳 .
电化教育研究, 2005, (10) :19-24
[5]   OECD国家终身学习政策与实践分析 [J].
冯巍 .
比较教育研究, 2003, (09) :72-76
[6]  
Validation of Formal, Non‐Formal and Informal Learning: policy and practices in EU Member States1[J] . Danielle Colardyn,Jens Bjornavold.European Journal of Education . 2004 (1)
[7]   Development of an informal learning opportunities assay [J].
Gerber, BL ;
Marek, EA ;
Cavallo, AML .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CIENCE EDUCATION, 2001, 23 (06) :569-583
[8]  
A Memorandum on Lifelong Learning .2 European Commission. http://www.bologna-berlin2003.de/pdf/Memorandumeng.pdf . 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