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探索
学术期刊
新闻热点
数据分析
智能评审
立即登录
长江三峡贯通的时代及意义
被引:24
作者
: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张叶春
机构
:
[1]
西北师范大学地理系
来源
:
西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
1995年
/ 02期
关键词
:
长江,三峡,构造运动,先成河,水系;
D O I
:
10.16783/j.cnki.nwnuz.1995.02.012
中图分类号
:
P941.77 [河流];
学科分类号
:
摘要
:
根据对长江上游地区的调查研究和前人的研究成果,从岩相古地理和地文等角度,探讨三峡的形成时代,认为三峡河段是先成河,峡谷的形成起因于2.00±0.20MaB.P.的构造运动;正是由于三峡的形成,使长江上游的内流水系格局被打破,外流水系逐步形成.
引用
收藏
页码:52 / 56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6 条
[1]
论成都盆地的成生时代及其早期沉积物的一般特征
[J].
何银武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四川省地质矿产局成都水文工程地质队
何银武
.
地质论评,
1992,
(02)
:149
-156
[2]
青藏高原东南部地貌边界与金沙江水系发育
[J].
吴锡浩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
吴锡浩
.
山地研究,
1989,
(02)
:75
-84
[3]
长江三峡的起源与演变
[J].
杨达源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南京大学大地海洋科学系
杨达源
.
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988,
(03)
:466
-474
[4]
中国侏罗、白垩纪古地理轮廓——兼论长江起源
[J].
陈丕基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
陈丕基
.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979,
(03)
:90
-109
[5]
长江发育史
[J].
李承三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重庆大学教授
李承三
.
人民长江,
1956,
(12)
:3
-6
[6]
长江上游河谷地貌[M]. 科学出版社 , 沈玉昌著, 1965
←
1
→
共 6 条
[1]
论成都盆地的成生时代及其早期沉积物的一般特征
[J].
何银武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四川省地质矿产局成都水文工程地质队
何银武
.
地质论评,
1992,
(02)
:149
-156
[2]
青藏高原东南部地貌边界与金沙江水系发育
[J].
吴锡浩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
吴锡浩
.
山地研究,
1989,
(02)
:75
-84
[3]
长江三峡的起源与演变
[J].
杨达源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南京大学大地海洋科学系
杨达源
.
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988,
(03)
:466
-474
[4]
中国侏罗、白垩纪古地理轮廓——兼论长江起源
[J].
陈丕基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
陈丕基
.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979,
(03)
:90
-109
[5]
长江发育史
[J].
李承三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重庆大学教授
李承三
.
人民长江,
1956,
(12)
:3
-6
[6]
长江上游河谷地貌[M]. 科学出版社 , 沈玉昌著, 1965
←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