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黄土的物质来源及其粉尘的产生机制与搬运过程

被引:73
作者
孙继敏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北京
基金
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
关键词
黄土; 物质来源; 产生机制; 搬运过程;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151 [土壤形成及演化];
学科分类号
摘要
长期以来 ,黄土高原的物质来源被笼统认为来自包括西北三大内陆盆地 (准噶尔、塔里木、柴达木 )在内的广阔的沙漠、戈壁地区 ,而且中国黄土被看作“沙漠”黄土的典型代表。但我们最新的研究揭示出 ,源自准噶尔和柴达木盆地的粉尘主要由低空气流搬运 ,受下风方向的山脉阻挡 ,就近堆积成山麓黄土。源自塔里木盆地的粉尘如果被近地面风搬运 ,则不可能移出盆地 ,而是堆积在昆仑山北麓 ,但如果被飙升到高空 ,则被西风急流携带 ,移出盆地而降落在北太平洋地区 ,无论哪种情况 ,该盆地的粉尘都不可能对黄土高原有重要贡献。因此 ,西北三大内陆盆地并非黄土高原的重要物源 ,而蒙古国南部及与之相邻的包括巴旦吉林、腾格里、乌兰布和、库布其、毛乌素等在内的戈壁、沙漠地区才是黄土高原的主要物质来源区 ,且主要由近地面风 (基本在 30 0 0m以下 )从上述戈壁、沙漠地区搬运而来。中国黄土并不能简单看作“沙漠”黄土 ,包括冰川研磨作用、山体剥蚀作用、山前冲洪积作用等在内的“高山过程” ,才是产生大量粉土级物质的原因 ,戈壁、沙漠、黄土的带状分布 ,只不过是近地面风对山前冲、洪积物质的风力分异而已。
引用
收藏
页码:175 / 183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4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