灰色聚类法在海水水质评价中的应用

被引:17
作者
平仙隐
沈新强
机构
[1]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东海水产研究所
[2]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东海水产研究所 上海
关键词
灰色聚类; 水质; 环境; 评价;
D O I
10.13233/j.cnki.mar.fish.2006.04.011
中图分类号
X824 [水质评价];
学科分类号
071012 ; 0713 ; 083002 ;
摘要
应用灰色聚类法对海水水质进行评价,参照GB3097-1997海水水质标准,通过灰类白化权函数描述海水水质分级界限,确定了各参评指标对不同等级的聚类权。在此基础上构建了海水水质灰色聚类法综合评价模型,以此对2004年长江口及邻近水域渔业环境水质状况进行评价。与综合指数法相比,灰色聚类法保证了评价结果的客观性和准确性。
引用
收藏
页码:326 / 330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4 条
[1]   长江口及邻近水域渔业环境质量的现状及变化趋势研究 [J].
全为民 ;
沈新强 .
海洋渔业, 2004, (02) :93-98
[2]   海水水质评价的人工神经网络模型研究 [J].
楼文高 .
海洋环境科学, 2001, (04) :49-53
[3]  
灰色系统理论在渔业科学中的应用[M]. 中国农业出版社 , 陈新军主编, 2003
[4]  
灰理论基础[M]. 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 邓聚龙著, 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