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探索
学术期刊
新闻热点
数据分析
智能评审
立即登录
不同浓度的外源性自由基生成系统致心律失常作用的比较
被引:4
作者
:
王新一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哈尔滨医科大学病理生理学教研室!黑龙江
王新一
许宏远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哈尔滨医科大学病理生理学教研室!黑龙江
许宏远
徐长庆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哈尔滨医科大学病理生理学教研室!黑龙江
徐长庆
娄延平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哈尔滨医科大学病理生理学教研室!黑龙江
娄延平
姜晓姝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哈尔滨医科大学病理生理学教研室!黑龙江
姜晓姝
朱世军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哈尔滨医科大学病理生理学教研室!黑龙江
朱世军
机构
:
[1]
哈尔滨医科大学病理生理学教研室!黑龙江
[2]
哈尔滨
[3]
连云港市二院外科
[4]
黑龙江电力医院!黑龙江
来源
:
哈尔滨医科大学学报
|
1999年
/ 04期
关键词
:
硫酸亚铁;
抗坏血酸;
自由基;
心律失常;
大鼠;
D O I
:
暂无
中图分类号
:
R541.7 [心律失常];
学科分类号
:
1002 ;
100201 ;
摘要
:
为探索理想的外源性自由基致心律失常的模型,我们使用Langendorff灌流装置对大鼠离体心脏灌流9种不同浓度比的硫酸亚铁/抗坏血酸,同时用高效液谱法检测冠脉流出液中羟自由基(OH)的含量和观察心律失常的发生率。实验表明,硫酸亚铁(0.25mmol/L)/抗坏血酸(1.0mmol/L)生成的·OH含量较高,且使离体灌流大鼠的心律失常发生率高达100%,室性纤颤发生率为60%。可见,该系统是良好的外源性自由基致心律失常的模型。
引用
收藏
页码:251 / 254
页数:4
相关论文
未找到相关数据
未找到相关数据